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人为什么会胖:基因影响肥胖,单基因肥胖较罕见

时间:2024-09-28 10:29:18阅读:

一、人发胖的原因

人发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一)饮食因素

饮食是导致发胖的关键因素之一。当摄入的热量超过身体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从而导致体重增加。例如,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品、饮料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卡路里,但缺乏营养价值。而且,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促使发胖,像暴饮暴食、进食速度过快、吃夜宵等。暴饮暴食会使身体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的热量,而进食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大脑不能及时接收到饱腹信号,从而摄入过多食物。吃夜宵则会增加额外的热量摄入,并且夜间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相对较慢,这些热量更容易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另外,如果三餐分配不合理,晚餐吃得过饱,也容易导致发胖,因为晚餐后身体活动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

(二)缺乏运动

现代生活方式中,很多人缺乏足够的运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更多的时间是坐着或躺着,如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工作、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等。身体缺乏运动,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基础代谢率就会降低。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基础代谢率降低意味着身体消耗的热量减少,即使摄入的热量没有增加,也容易造成热量的积累,进而导致体重上升。

(三)遗传因素

遗传在发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肥胖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中有肥胖者,那么个体肥胖的概率相对较高。例如,一些人可能携带与肥胖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脂肪分布、食欲调节等方面。像FTO基因,携带一个FTO基因的人平均增重1.2公斤,携带两个FTO基因的人平均增重3公斤,而且肥胖风险提高1.67倍。不过,遗传因素并不是导致肥胖的唯一原因,即使有肥胖基因,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体重。

(四)心理因素

心理状态对体重也有影响。长期处于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下的人,可能会出现压力性进食的情况。当精神压力大时,人体的摄食中枢会变得兴奋,难以产生饱食感,从而导致不断进食。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选择高热量的食物来寻求心理上的慰藉。另外,睡眠不足也与发胖有关,睡眠不足会使胃促生长素分泌增加,这种激素可刺激食欲;同时会导致瘦素分泌减少,而瘦素是一种抑制食欲的激素,两者共同作用会使人摄入更多的食物,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五)疾病和药物因素

某些疾病和药物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消耗的能量减少,从而容易发胖。另外,一些药物也有增加体重的副作用,例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奥氮平、喹硫平和利培酮)、抗惊厥药和情绪稳定剂(特别是加巴喷丁)、降糖药物(如甲苯磺丁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糖皮质激素及一些抗抑郁药等。

二、影响人体体重增加的因素

(一)饮食相关因素

宏量营养素摄入比例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的摄入比例对体重有影响。传统观点认为,脂肪的热量密度高,过多摄入容易导致肥胖。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和摄入量也与肥胖密切相关。例如,精制谷物和添加糖的食物,如白面包、糖果等,会快速升高血糖水平,刺激胰岛素分泌,促使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蛋白质的摄入相对较为复杂,一方面,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另一方面,如果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同时总热量摄入也超标,同样会导致体重增加。

食物分量和频率

食物的分量大小直接关系到热量的摄入总量。在现代社会,食物的分量往往较大,特别是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大份的食物容易使人摄入过多的热量。此外,进食的频率也会影响体重。频繁吃零食或者加餐,如果这些额外的食物热量不能被及时消耗,就会逐渐积累导致体重上升。

食物的可及性和选择多样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食物的可及性大大提高,各种高热量、加工食品随处可得。而且,食物的选择多样性也增加了,这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诱惑而选择不健康的食物。例如,在超市里,摆满了各种包装精美的高糖、高脂肪零食,相比之下,健康的蔬菜水果可能在选择上不占优势。

(二)生活方式因素

体力活动水平

除了缺乏运动导致体重增加外,体力活动的强度和类型也很重要。高强度的运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热量,如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及举重、俯卧撑等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而肌肉在休息时也会消耗能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率。相反,低强度的活动,如散步,虽然也消耗热量,但消耗的量相对较少。如果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低强度活动,而热量摄入又较多,就容易发胖。

睡眠质量和时长

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不仅会影响食欲调节激素的分泌,还会对新陈代谢产生负面影响。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干扰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进而导致脂肪的储存增加。而且,睡眠不足还会使人感到疲劳,缺乏运动的动力,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消耗。

日常活动习惯

日常活动习惯也会影响体重。例如,长时间坐着不动,即使有定期的运动锻炼,也可能不足以抵消久坐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简单的改变,如站立工作、步行上下楼梯等,可以增加日常的能量消耗,有助于控制体重。

(三)社会和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影响

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体型的认知和态度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在一些文化中,肥胖被视为富裕和健康的象征,这种观念可能导致人们对体重管理不够重视。例如,在某些地区,传统的节日饮食文化往往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为主,而且在社交场合中,过度饮食也被视为一种社交礼仪。

经济因素

经济水平与体重增加也有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食物供应丰富,尤其是高热量、加工食品价格相对较低,人们更容易获取这些食物。同时,一些低收入人群可能因为经济原因选择购买价格便宜但营养价值低的食物,这些食物往往热量较高,长期食用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也会影响体重。例如,居住在缺乏运动设施和安全步行环境的社区,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机会就会减少。另外,工作环境如果是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缺乏活动空间,也不利于体重的控制。

(四)生理和病理因素

新陈代谢率

每个人的新陈代谢率存在差异,这是由遗传、年龄、性别、身体组成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新陈代谢率高的人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而新陈代谢率低的人则更容易发胖。例如,男性通常比女性的基础代谢率高,年轻人比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量逐渐减少,新陈代谢率也会随之降低,这也是为什么中老年人更容易发胖的原因之一。

激素水平

激素在体重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除了前面提到的胃促生长素和瘦素外,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也与体重有关。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水平,当胰岛素分泌异常时,如胰岛素抵抗,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会导致血糖升高,多余的血糖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甲状腺激素则可以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新陈代谢减缓,体重容易增加。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体重增加。除了前面提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女性中较为常见,这种疾病会导致激素失衡,影响新陈代谢,使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此外,一些脑部疾病可能影响下丘脑的功能,下丘脑是调节食欲和能量平衡的重要脑区,其功能受损可能导致食欲失控,从而引起体重增加。

三、肥胖的生理机制

(一)能量平衡失调

能量摄入过多

人体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食物的摄入。当摄入的能量超过身体的能量消耗时,就会出现能量正平衡,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这可能是由于饮食习惯不良,如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或者食量过大。例如,一份普通的快餐套餐可能含有超过1000千卡的热量,而一个成年人每天的基础代谢和日常活动消耗的热量可能在1500 - 2500千卡之间,如果经常食用这样的高热量食物,就很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多。

能量消耗减少

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基础代谢、身体活动和食物的热效应。基础代谢是维持身体基本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如呼吸、心跳、维持体温等。身体活动包括日常活动、运动锻炼等消耗的能量。食物的热效应是指在消化、吸收、转运和储存食物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当这些方面的能量消耗减少时,就会导致能量积累。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率会逐渐降低,肌肉量减少,身体活动也可能减少,这就使得能量消耗减少,容易引起肥胖。

(二)神经 - 内分泌调节紊乱

下丘脑的作用

下丘脑在能量平衡的调节中起着核心作用。它可以接收来自身体各部位的信号,如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浓度、激素水平等,然后通过神经和内分泌途径调节食欲和能量消耗。例如,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会接收到信号,刺激食欲,使人产生饥饿感,从而促使进食。同时,下丘脑还可以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的分泌,影响新陈代谢速度。如果下丘脑的功能受到损害,如由于脑部肿瘤、炎症等原因,就可能导致食欲调节失常,出现过度进食或进食不足的情况,进而影响体重。

激素失衡

多种激素参与了体重的调节。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使细胞摄取葡萄糖,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或脂肪储存起来。如果长期摄入高糖食物,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脂肪堆积。瘦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可以作用于下丘脑,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当体内脂肪含量增加时,瘦素分泌增多,向大脑传递饱腹信号。然而,在一些肥胖者中,可能存在瘦素抵抗的现象,即虽然瘦素水平较高,但大脑对瘦素的敏感性降低,不能有效地抑制食欲,从而导致体重增加。此外,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速度,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新陈代谢减缓,体重容易上升。

(三)脂肪细胞的变化

脂肪细胞的增殖和肥大

在肥胖的发展过程中,脂肪细胞会发生增殖和肥大。当身体摄入过多的能量时,脂肪细胞会储存更多的脂肪,导致细胞体积增大,这就是脂肪细胞的肥大。同时,在一些情况下,如儿童期和青春期,如果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还会刺激脂肪细胞的增殖,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一旦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加,即使在减肥后,脂肪细胞也不容易完全消失,这就使得减肥后体重容易反弹。

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

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会发生炎症反应。脂肪细胞肥大到一定程度会破裂,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和其他炎症介质,吸引免疫细胞浸润到脂肪组织中,引发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会干扰胰岛素的信号传导,导致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肥胖。同时,炎症反应还会影响脂肪细胞的代谢功能,促使脂肪细胞更多地储存脂肪,而不是释放脂肪供能。

四、生活习惯与肥胖的关系

(一)饮食习惯与肥胖

食物选择的影响

食物的选择对体重有着直接的影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往往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例如,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油脂,热量极高。一块炸鸡的热量可能超过300千卡,而且油炸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甜品如蛋糕、冰淇淋等,富含大量的添加糖,这些糖在体内会迅速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等,不仅脂肪含量高,还含有较多的盐分,过量食用会增加肾脏负担,同时也容易导致体重增加。相反,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排泄。

进食方式的影响

进食方式也与肥胖密切相关。进食速度过快是一个常见的不良进食方式,当进食速度很快时,大脑不能及时接收到饱腹信号,往往会导致摄入过多的食物。研究表明,细嚼慢咽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另外,吃夜宵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进食方式,夜间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缓,消化功能也相对较弱,此时进食的食物更容易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而且,三餐分配不合理,如晚餐吃得过饱,也会因为晚餐后活动量减少而导致热量无法及时消耗,从而增加体重。

饮食习惯的养成

饮食习惯的养成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尤为重要。如果在这个时期养成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偏爱高热量食物、经常吃零食等,长大后肥胖的风险就会增加。例如,一些儿童从小就喜欢喝含糖饮料,而不是白开水,这些饮料中的糖分含量很高,长期饮用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而且,家庭的饮食习惯也会对个人产生影响,如果家庭饮食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为主,那么家庭成员肥胖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二)运动习惯与肥胖

运动对能量消耗的作用

运动是增加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径。不同类型的运动消耗的能量不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大量消耗热量,提高心肺功能。例如,慢跑30分钟可以消耗300 - 400千卡的热量。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加肌肉量,肌肉在休息时也会消耗能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率。即使在休息状态下,肌肉量多的人也比肌肉量少的人消耗更多的热量。

缺乏运动与肥胖的关联

现代生活中,很多人缺乏运动,这是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时间的久坐不动,如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工作、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等,会使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降低,肌肉量也会逐渐减少,脂肪就会逐渐堆积起来。而且,缺乏运动还会影响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进一步降低身体的活动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运动习惯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控制体重至关重要。从小培养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可以使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例如,鼓励儿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舞蹈等,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运动的习惯。对于成年人来说,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两次以上的力量训练,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

(三)睡眠习惯与肥胖

睡眠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睡眠对新陈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一系列的生理调节,包括激素分泌的调节、新陈代谢的维持等。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如前面提到的胃促生长素和瘦素。胃促生长素会刺激食欲,瘦素则抑制食欲,睡眠不足会使胃促生长素分泌增加,瘦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增加,摄入更多的食物。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进而促使脂肪的储存。

睡眠不足与肥胖的联系

长期睡眠不足与肥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发胖。一方面,睡眠不足会使人感到疲劳,缺乏运动的动力,减少身体的活动量;另一方面,睡眠不足导致的食欲增加和新陈代谢紊乱会使身体摄入更多的热量,同时消耗更少的热量,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预防肥胖。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都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例如,将卧室的温度调节到适宜的范围,避免光线和噪音的干扰,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饮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四)其他生活习惯与肥胖

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饮酒也与肥胖有一定的关系。虽然吸烟在短期内可能会抑制食欲,但长期吸烟会对身体的新陈代谢产生负面影响,降低身体的基础代谢率。而且,吸烟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增加患病的风险。饮酒方面,酒精的热量较高,尤其是啤酒和一些甜酒。过量饮酒会增加热量的摄入,同时酒精还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干扰脂肪的代谢,导致脂肪在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堆积。

压力管理

不良的压力管理方式也可能导致肥胖。当人们面临压力时,如果采用压力性进食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就会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而且,长期的压力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如皮质醇水平升高,皮质醇会促进脂肪的储存,尤其是腹部脂肪的储存。因此,学会正确的压力管理方法,如通过运动、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有助于预防肥胖。

五、基因对肥胖的影响

(一)单基因肥胖

罕见的单基因肥胖形式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