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未修出的原因
清史未修出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部分编纂者的立场和观点与民众的认知存在巨大分歧。他们没有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评价历史,而是试图美化清廷的统治,例如将一些有争议的人物描绘成民族英雄,对清廷的罪行进行淡化处理等。另一方面,编纂过程受到外国新清史的影响较大,导致史观出现偏差,不符合历史事实和民众的期待。此外,编纂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如个别学者工作态度不认真,像阎崇年主持太祖太宗朝人物修纂时交上去的稿子水平一般且有抄袭现象;内部存在争执,编写者和审查者观点不同,互不相让,影响了编纂进度;一些学者为了追求内容的详尽和准确,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考证,导致进度缓慢,比如为了查余步云的生年就花了三个月时间;同时,字数过多且不断增加,如议政王大臣人数的考证、艺文志的编写等,都增加了编纂的难度和时间。
清史修纂的进展情况
清史的修纂工作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1960年代中期就已有初步的编修清史的意向,1965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建立清史编纂委员会,但因文革爆发而暂停。1970年代初,在郭影秋的呼吁下,一批清史方面的教师和干部被召回北京,197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清史研究小组,1978年该小组随人民大学复校而搬回,成为现在的清史研究所,承担了“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很多早期工作。2002年,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正式启动,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工程,投入经费巨大、涉及部门广泛、调动人员众多。截至2022年1月11日,有消息称《清史》在五年内规划出版,但具体时间仍不确定。
清史修纂面临的困难
清史修纂面临诸多困难。首先,由于与当下距离很近,一些民族边界、割让土地条约等问题,以及民族、国家、边疆认同等方面都比较复杂敏感,处理起来需要谨慎权衡。其次,编纂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进度的情况,如阎崇年事件导致经费拨款方式改变;学者们过于追求内容的详尽和准确,耗费大量时间,像查找余步云的生年就花费三个月;内部存在观点争执,编写者和审查者互不相让;字数不断增加,增加了编纂的难度和时间;还有学者因修纂工作劳累过度去世,如天文学家席泽宗院士为修纂国家《清史》的天文部分,劳心劳力,最后突发脑溢血去世。
国内外清史研究现状
在海外,自清军入关伊始,清朝以及清史研究就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眼光。在清朝时期,朝鲜作为藩属国对清朝有所了解,但未形成专门的“清学”研究领域,留下的相关资料相对有限。日本的清史研究起步较早,明治维新前基于对时局的关心,学术水准很高,明治维新后出于侵略中国的需要全面研究,且糅合了东、西学术传统,奠定了其在海外清史研究中的领先地位。西方国家了解和研究清朝的急先锋和主将是传教士,他们向欧洲和美国传递有关中国的知识,同时很多传教士也是清朝研究者。此外,不少政府官员也对清朝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内,近年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提出与流行,对清朝国家性质的重新认识与定位成为史学界的重要问题关怀,同时为回应美国“新清史”,也亟需对中国历史,尤其是清代历史有新的认识。
以往修史的经验对清史修纂的借鉴
以往修史的经验对清史纂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959年周恩来总理委托吴晗同志考虑编纂清史的规划,吴晗有一个较宏大的设想,拟设立清史馆,先从培养清史研究人才和大规模征集整理清史史料开始,并向戴逸谈过设想并征求意见。田家英同志对修史最为热心,有意亲自撰写清史,还收集了大量清人的墨迹和史料作为修史的准备。此外,在修史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结合”,即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反映时代精神;既要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又要勇于进行学术创新;既要着眼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又要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还要做到“三个要”,即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倡文人相亲的新风尚,摒弃文人相轻的旧观念,集思广益;要实事求是,尊重史实,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增强史书的科学性和可读性;要坚持老中青相结合,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注重培养一批优秀的年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