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长征:长征是伟大转折与辉煌精神之旅

时间:2024-10-11 15:08:55阅读:

一、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在1933 - 1934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他们放弃了红军之前行之有效的“诱敌深入”等战略战术,而是采用阵地战、堡垒战,与敌人进行正面的、硬碰硬的对抗。这使得红军在战争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尽管红军战士英勇奋战,但最终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导致中央苏区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这是长征开始的直接触发因素 。

(二)根本原因:“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

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对中国革命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们忽视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所引起的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否认中间势力的抗日要求,断定中间派别是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排斥一切上层分子、中间势力。在军事上,他们采取一系列错误的措施,例如实行宗派主义干部政策,改组各苏区党和红军领导机关;取消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强化政治委员个人决定作用;取消红军筹款、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强调红军的任务仅限于打仗;反对红军必要的游击性,片面强调正规化,这些错误极大地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使得红军在面对敌人的“围剿”时难以应对,最终导致根据地不断缩小,红军面临绝境,不得不踏上长征之路 。

(三)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

当时国民党在军事力量、资源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国民党军队数量众多,装备精良,拥有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而红军虽然经过发展,但总体上仍然处于相对劣势,武器装备简陋,物资匮乏。在这种敌强我弱的大背景下,红军在中央苏区难以长期坚守,一旦反“围剿”失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只能进行战略转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

二、长征的背景和目的

(一)背景

1. 国内背景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步伐,“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开始,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1933年春相继攻占山海关、热河等地。日军的侵略使得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抗日救亡逐渐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然而,蒋介石集团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断调集重兵“围剿”苏区和红军,这一政策遭到国人不满和舆论谴责,甚至国民党内部也有部分人反对。例如,1933年5月冯玉祥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1933年11月驻福建的国民党19路军将领发动“福建事变”,公开宣布反蒋抗日。但蒋介石依然顽固地对苏区进行“围剿”。

各苏区反“围剿”失败情况:在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下,鄂豫皖、湘鄂西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和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闽浙赣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相继失败。红军遭受惨重损失,部队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面临着被敌人消灭的危险,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国内阶级关系变化:“九一八”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间势力有抗日要求,国民党内部在抗日问题上也发生分化。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未能正确认识这些变化,依然坚持“左”倾政策,使党和红军处于孤立的境地,形势愈发严峻。

2. 党内背景

“左”倾错误领导: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他们的错误领导在军事、政治、组织等多方面给党和红军带来严重危害。在军事上表现为错误的战略战术,如前文所述的阵地战、堡垒战等;在政治上,对中间势力采取错误态度;在组织上,实行宗派主义干部政策,破坏党内团结,严重削弱了党和红军的力量。

正确思想受压制:当时党内正确的思想和主张难以得到贯彻执行。例如毛泽东等提出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战术,如“诱敌深入”等被否定,一些坚持正确路线的同志受到排挤,这使得党和红军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陷入绝境。

(二)目的

1. 保存革命力量

由于红军在中央苏区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为了避免被国民党军队彻底消灭,长征的首要目的就是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通过战略转移,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使红军能够生存下来,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这是一种在极其艰难的形势下的战略抉择,只有保存了力量,才有可能在未来重新发展壮大。

2. 北上抗日

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抗日成为全民族的共同诉求。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红军长征也将北上抗日作为重要目的之一。一方面,通过向北方转移,靠近抗日前线,便于开展抗日斗争;另一方面,在长征途中宣传抗日主张,唤起民众的抗日意识,扩大共产党和红军在全国的影响。这一目的体现了共产党的民族大义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当,使红军的长征具有了更广泛的正义性和号召力。

三、长征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一)宣告国民党反动派企图的失败

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在长征途中,红军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国民党军队动用了大量兵力,设置了多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消灭在途中,但最终未能得逞。例如湘江战役,蒋介石调集约30万人妄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虽然红军遭受惨重损失,但依然突破了湘江防线,继续长征之旅。这充分显示了红军的强大生命力和共产党领导的坚定性,打破了国民党企图一举消灭红军的幻想。

(二)实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转折

形成坚强成熟的领导核心: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这一领导核心的形成,使党和红军在后续的征程中有了正确的方向指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战略战术,从而摆脱了困境,走向胜利。

实现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变:长征之前,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党和红军遭受了一系列挫折,根据地不断缩小,红军力量受到严重削弱。而长征的胜利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开始从挫折走向胜利。红军成功完成了战略转移,到达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红军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战役战斗中,一次次摆脱困境,最终实现了战略目标。

(三)开启新的伟大进军

长征的胜利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到达陕北后,共产党以陕甘地区为新的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力量,积极开展抗日斗争的准备工作,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这一胜利为后续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走向全国胜利的重要开端。

(四)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即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面临着饥饿、寒冷、疾病、敌人的攻击等无数困难,但始终坚守信念,如红军过草地时,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终走出草地。

四、长征中的关键事件及作用

(一)湘江战役

事件概况:湘江战役发生在1934年11月25日 - 12月1日,作战地区是湖南道县和广西全州的湘江两岸。蒋介石调动了其嫡系部队及地方军阀部队近30万人,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的错误决策,把战略转移变成大搬家,使红军丢掉了机动灵活的法宝。红军经过苦战5昼夜,虽然最终渡过湘江,但也遭遇了惨重损失,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

作用:湘江战役的惨重失利,让更多的红军指战员深刻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危害,这为后来召开遵义会议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红军战士们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英勇奋战,突破湘江,也体现了红军顽强的战斗意志,保存了部分有生力量,为后续的长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遵义会议

事件概况:1935年1月15 - 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

作用:遵义会议是长征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此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开始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如四渡赤水等战役,逐渐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从被动走向主动。

(三)四渡赤水

事件概况:四渡赤水发生在1935年初,作战区域主要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一带。这是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后,他指挥的第一个战役行动。在三个多月时间里,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按照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赤水河两岸穿梭往来,纵横驰骋于40万敌军丛中,历经大小40余次战斗。

作用:四渡赤水被毛泽东视为自己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红军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从根本上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这一战役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展示了红军灵活机动的作战能力,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四)强渡大渡河及飞夺泸定桥

事件概况

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24 - 25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率“十七勇士”在枪林弹雨中,以一条木船强行从安顺场渡河,在国民党军视为天险的大渡河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

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29日,红军先头部队红4团两天半时间里,沿大渡河西岸崎岖的山路急行军320华里到达泸定桥。战斗中,22名勇士冒着敌人密集火力,攀援13根悬空的铁索猛打猛冲,最终夺占铁索桥,随后红军后续部队攻占泸定城。

作用: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举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这两个关键战斗的胜利,为中央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使红军继续坚定地朝着战略目标前进。

(五)吴起镇战斗

事件概况:1935年10月21日,这是中央红军结束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后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为打退尾追红军陕甘支队的国民党军骑兵部队,毛泽东决定主动出击“砍掉这个尾巴”,彭德怀具体部署和指挥。红军在吴起镇依托有利地形,经过数小时激战,歼敌1个团,击溃另3个团,迫使国民党军停止了追击。

作用:吴起镇战斗的胜利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使红军在陕北地区站稳了脚跟,为后续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以及在陕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也宣告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红军长征的失败。

五、不同视角对长征的解读

(一)从国际视角解读

国际影响力:长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了解长征的方式不同,解读也各异,但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克服困难达到目标。长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在国际上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赢得了尊重和赞誉。例如,一些国际友人通过对长征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的强大,对中国革命充满信心,有的还积极参与到支持中国革命的行列中来。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启示:长征发生的时期,正是世界法西斯势力逐渐崛起的时期。长征中红军展现出的不畏强敌、顽强战斗、克服重重困难的精神,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它证明了正义的力量即使在弱小的情况下,只要坚定信念,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就能够与强大的敌人进行持久的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这种精神激励着世界各国人民在面对法西斯侵略时勇敢抗争。

(二)从国内不同群体视角解读

对普通民众的意义:长征是一次革命理想和信念的传播之旅。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了许多地区,向广大普通民众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革命理念等。红军所表现出的为了人民利益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民众。例如,红军严格遵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与民众生死相依,让民众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一支为人民的队伍。长征的胜利也让民众看到了希望,激发了民众对革命的支持和参与热情,许多民众纷纷加入红军或为红军提供物资、情报等支持。

对国民党统治区知识界的影响:在国民党统治区,知识界对长征的态度随着时间和对共产党认识的加深而发生变化。例如,《申报》对长征态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界对中共形象的认识过程。有的知识界人士开始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并非如国民党宣传的那样,而是有着坚定信仰和顽强意志的革命力量。这一认识的转变有助于打破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抹黑和歪曲,在一定范围内提升了共产党的形象和影响力。

(三)从精神文化视角解读

长征精神的内涵: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精神文化角度看,长征精神包含着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精神内涵不仅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长征精神的传承价值:长征精神在当代仍然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长征精神能够激励人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例如在科技创新领域,需要克服重重技术难关,就像长征途中红军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一样;在社会建设中,需要发扬顾全大局、团结互助的精神,长征精神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同时,长征精神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传承长征精神,可以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