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夏季高温的原因
重庆夏季高温酷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副热带高压控制:重庆在夏季,尤其是7月至8月,长久地处于副热带高压区域内。在这个区域内,高温、无风、少雨,昼夜温差小。
地形因素:
盆地地形: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被群山环绕,空气流通不畅,热量长期积聚,就像处在一个大蒸笼里。
地势较低:重庆大部分城镇多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形中,不利于地表热量扩散,持续的热量累积导致出现罕见持续高温天气。
焚风效应:重庆西南紧靠云贵高原,南部的大娄山以很大的坡度直接“落入”四川盆地,夏季从西南部刮来的季风,在通过云贵高原时沿着盆地的边缘直接进入重庆,出现了典型的“焚风效应”,热空气下沉使得重庆热上加热。
大气环流影响:青藏高压在摆动过程中,有时会波及到重庆地区。这种在陆地上产生的热带高压,随着大气环流的带动,如果挺进到重庆上空,则会更加加重静稳天气的产生,大气层的冷热对流会受到更加严重的阻滞,不利于降雨以及大风的产生。
城市环境因素:
建筑密集:重庆是山区城市,建筑顺着地势而建,不但高,而且密,这种高楼林立的局面,使得“热岛效应”进一步凸显,在夏季增温效应愈发明显。
工业排放:重庆原来是重工业城市,废气排放多,很容易对大气层造成逆温层,大气对流停止,降低了大气的冷却速度。
水系调节能力弱:重庆境内虽然河流众多,但水系普遍不深,调节气温的能力不强,且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导致输送热量能力不强。
空气湿度大:重庆范围内有众多山脉,阻挡了空气的流通和扩散,温暖的空气聚集在一起,使得温度持续上升。虽然有很多河流,但河流水分的蒸发让空气湿度提高,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湿度越大,人体就会感到越热。
重庆地理环境对气温的影响
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气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地形复杂多样:重庆包括了山区、丘陵和平原等地形。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冬季时易出现大雾和雨淞等特殊天气现象。而位于山区的重庆市区则因地势较低,气候相对较为温和湿润。
山脉阻挡气流:重庆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这些山脉阻挡了空气的流通,使得热量难以扩散,导致气温升高。
地势起伏大:重庆地势从南北两面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势高,西部地势低。这种地势差异影响了气温的分布,地势低的地区气温相对较高。
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喀斯特地貌大量集中分布,地下水和地表喀斯特形态发育较好。在北斜条形山地中发育了渝东地区特有的喀斯特槽谷奇观。但这对气温的调节作用相对有限。
重庆与其他城市气温对比
重庆与其他城市在气温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与拉萨对比:重庆和拉萨虽然在同一纬度,但拉萨地处内陆高原,海拔比重庆高了3300多米。拉萨空气稀薄,污染少,透明度高,大气对地表的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早午温差都很大。而重庆海拔低,空气湿润,昼夜温差、早晚温差远小于拉萨,平均气温要高出很多。
与成都对比:成都位于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而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两江交汇之处,气候与成都明显不同,夏季日照严重不足,属国内日照最少的地区,冬季湿寒。
与武汉对比:武汉夏天很热,主要原因是夏季高空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且武汉在海拔较低的长江流域河谷中,四周山地环抱,地面散热困难,再加上水田网密布,水汽多,湿度大,人体出汗后不易蒸发,高温加高湿,使人感到闷热。相比之下,重庆的夏季同样酷热,但冬季湿冷的特点与武汉有所不同。
重庆历年气温数据及分析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历年气温数据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年平均气温:重庆年平均气温为18℃左右。
冬季气温: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7℃,最低极限气温为零下3.8℃。
夏季气温:7月至8月份气温最高,多在27℃—38℃之间,最高极限气温可达43.8℃。
季节变化:春季日照少,气温起伏大;夏季炎热光照强,降水不匀多伏旱;秋季秋凉早,阴雨重,光照少;冬季偏暖,少霜雪,多云雾,日照少。
特殊年份:例如2006年中旬的持续高温创50年之新高,个别区县曾达到44.1℃。
补充信息
重庆的气候特点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气温不稳定,夏长酷热多伏旱,秋凉绵绵阴雨天,冬暖少雪云雾多。
风向特色:夏季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冬季的盛行风向是东南风。
平均降水:年降雨量为1000-1100毫升,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
适合旅游的季节是春季和冬季。三月的重庆春意盎然,夏天炎热能达到43度,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
重庆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由于气候适宜,重庆市的农业发展较为发达,特别是柑橘、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
然而,由于地形复杂和气候变化多端的原因,农业生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