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人为什么会做噩梦:人做噩梦的原因包括身体因素、精神压力、睡眠环境与习惯等噩梦与大脑生理活动和心理因素紧密相关减少噩梦的方法包括就医治疗、调整心态、改善生活习惯等

时间:2024-10-05 09:34:47阅读:

人做噩梦的原因

做噩梦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身体原因:根据《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的状态会影响梦境。例如,肺气虚可能梦到杀人、流血等血腥场景;肾气虚可能梦到沉船、溺水等;肝气虚可能梦到花草树木;心气虚可能梦到火灾;脾气虚可能梦到吃不饱或盖房子。同时,身体气盛时也有不同的梦境体现,如阴气盛梦到渡水恐惧,阳气盛梦到大火灼烧等。此外,一些疾病如心律不齐、胸痛、帕金森氏症、偏头痛、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睡觉时抽搐、睡眠呼吸暂停)等也可能导致噩梦增多。

精神压力:频繁受噩梦困扰的人通常心理特质比较敏感、脆弱。精神压力大,如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都可能引发噩梦。

睡眠环境与习惯:睡眠中手臂或被子压迫胸部、睡眠环境不佳、睡前吃东西、晚睡晚起等外界条件也是做噩梦的原因。例如睡眠中胸部受压,可能在梦境中体会为被恶魔压身,不能透气,因而挣扎,引起噩梦。

睡前不良刺激:儿童和不少成人在睡觉前听到、阅读或观看了惊险恐怖的故事、影像后,可能会诱发噩梦。

精神刺激或创伤:当受到精神刺激或经历了创伤事件,比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意外事件失去亲人、暴力等,很多人就容易做噩梦。

药物影响:部分抗震颤药、抗高血压药、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或加剧噩梦的发生。同时,放弃药物(安眠药和抗抑郁药)或物质(酒精)会出现戒断反应,也可能导致噩梦。

噩梦产生的生理机制

噩梦的产生与大脑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在人类的睡眠周期中,分为快速眼动阶段(REM)和非快速眼动阶段(NREM),噩梦或者其他梦境通常都会发生在快速眼动阶段。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中特有的脑电波“PGO波”会在脑桥、外侧膝状体和视觉皮层所在的区域枕叶出现,这三个区域协同工作。此时,脑干内的神经元会随机放电形成电信号,这些又多又乱的信号沿着丘脑直达视觉皮层。丘脑和视觉皮层无法分辨信号来源,只能利用无意识系统,根据储备的知识和记忆,将各种碎片信号加工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统一、富有意义的故事,也就是我们体验到的梦境。而在这个过程中,执行高级决策功能的前额叶皮层一直处于静默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在梦中即使梦境荒诞不经,我们也难以察觉的原因。此外,脑干是潜意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梦境多数来自于潜意识,也不无道理。

心理因素对做噩梦的影响

做噩梦与多种心理因素相关:

负面情绪:焦虑、抑郁、恐惧、担忧、紧张等负面情绪是导致噩梦的常见因素。研究证明,每周做噩梦超过一次的人,一般具有抑郁、焦虑、敏感、自尊心极强、急于求成的性格。

压力:学生做噩梦的频率和他们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呈正相关,同时和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呈负相关。上班族对于周一上班的潜在心理压力,会导致星期天夜里做噩梦的频率增加。

过高期待:自己设立的目标或亲人朋友的期望,可能会形成潜在压力,从而引发噩梦。

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与父母亲人的关系模式、教育经历等,对性格、价值观、自信心、独立意识等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这些都可能在梦境中体现。

人格因素:人格又称个性,包括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总和。做噩梦与人格因素相关。

心理创伤:生活中突然遭受意外、惊吓、人生重大变故等,心灵受到创伤且长时间无法调整,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噩梦是其主要症状之一。

重大生活事件:重大手术或疾病、痛失爱人、遭遇或目击袭击、交通事故等,以及搬家、改变生活环境、升学、换工作单位、面临经济困难等生活事件,都会导致噩梦。

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个人社会支持系统包括血缘关系、亲密关系、社会关系。完备的支持系统在面临困难时能提供更多帮助,有利于缓解心理问题,减少噩梦的发生。

生活习惯与做噩梦的关联

生活习惯对做噩梦有显著影响:

生活习惯不佳: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从而增加做噩梦的概率。

环境因素:睡前观看恐怖电影、阅读紧张刺激的小说等,都可能成为噩梦的“导火索”。

睡眠质量:睡眠不足,长期熬夜、睡眠时间不足,导致浅睡眠期比例增加,易做噩梦。睡眠环境不佳,如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干扰,使睡眠浅、易醒,增加做噩梦几率。存在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导致睡眠结构紊乱,易伴随噩梦。

如何减少做噩梦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减少做噩梦发生的方法:

就诊、吃药:对于频繁做噩梦且伴有睡眠质量问题的人,去医院就诊并按照医生建议吃药是首选方法。药物能缓解睡眠问题,为后续的自我调整、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减药并消除噩梦。

现实合理化:对现实中的矛盾冲突和心理困扰进行思维消化,达到合理面对和接纳现实的过程,保持平和心态,减少噩梦。

改变现实处境:积极调整工作和生活环境,改善生活习惯,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心理体验、安全感和自控感,从而减少噩梦。

调整预期:通过理性分析合理评估自己,设定合理目标,对未来不确定性做好心理准备,减少心理矛盾和冲突,进而减少噩梦中的心理冲突。

完善并融入社会支持系统:处理好人际关系,运用布施(真诚帮助他人)、爱语(说赞美鼓励的话)、利行(帮助他人成就愿望)、同事(一起做事)等方法,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感,减少噩梦。

完善认知体系: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同认知行为疗法所强调,事件本身并非困扰之源,而是我们的认知导致困扰。完善认知体系有助于减少噩梦。

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找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和治疗是有效方法,但需注意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