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拉不出来粑粑:便秘原因多样,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生理、药物和心理因素

时间:2024-10-14 09:28:52阅读:

一、便秘的原因

(一)饮食因素

1. 低纤维饮食

纤维在肠道中有重要作用,它能帮助大便保存水分和增加体积,使大便容易排出。如果饮食中缺乏纤维,比如有些人很少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就容易便秘。例如很多人偏爱精细加工的食物,如白面包、精米等,而忽视了粗粮、蔬果的摄入,长期下来肠道内缺乏残渣,难以形成足够体积的粪便来刺激肠道蠕动,进而导致便秘。

2. 特定食物影响

麸质不耐受:麸质是一种在小麦、大麦、黑麦和黑小麦中发现的粘性蛋白质,人类的酶无法完全分解。部分人对麸质不耐受,食用含麸质食物后可能便秘。有国外案例,一位67岁长期便秘男子,在尝试多种常规改善便秘的方法(如高纤维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使用泻药等)无效后,采用无麸质饮食,便秘消失,重新摄入麸质后便秘又出现,这表明麸质可能是导致他便秘的原因。

酪蛋白不易消化:酪蛋白是大多数乳制品中发现的粘性蛋白,人类没有像牛胃中凝乳酶那样专门分解酪蛋白的酶,所以酪蛋白对一些人来说较难消化,可能加重便秘。对于喝牛奶或食用含酪蛋白制品后感觉肠道不适、有便秘问题的人,减少酪蛋白摄入可能有助于改善便秘。

十字花科蔬菜产气:十字花科植物如西兰花、羽衣甘蓝和卷心菜等,虽然是低碳友好型蔬菜,但含有大量棉子糖,这是一种不可消化的短链碳水化合物(或寡糖)。人类的酶不能将其分解成糖,但结肠中的细菌能将其变成甲烷气体,这会减慢消化速度,并引起腹胀和不适感,可能影响排便,甚至导致便秘。

豆类的双重影响:豆类一直被认为富含膳食纤维能缓解便秘,但实际上豆类和豆类蔬菜(包括大豆、小扁豆、绿豆、豌豆和鹰嘴豆)含有大量棉子糖和可溶性纤维。棉子糖的影响如上述十字花科蔬菜一样,而可溶性纤维在消化道中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并溶胀成大的粘性凝胶,形成很大一坨,且只能被结肠中的细菌消化,还可能形成难闻气体,这可能增加便秘风险。

坚果和种子的消化阻碍:坚果与豆类类似,都含有不易消化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纤维,还含有消化酶抑制剂,这些酶抑制剂会干扰人体消化其中蛋白质的能力,从而加重便秘。而且坚果通常不烹饪就食用,而烹饪可以损坏或破坏这些消化酶抑制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感觉坚果比豆类更难消化。

3. 水分摄入不足

水对于排便至关重要,它能使大便保持柔软,易于排出。如果饮水过少,大便会干结,难以排出体外。就像在一个干燥的管道中,干结的物质更难移动。例如一些人因为忙碌的工作或没有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每天的饮水量远低于身体所需,就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

(二)生活习惯因素

1. 缺乏运动

长期久坐不动,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身体缺乏活动,肠道蠕动就会减慢。肠道蠕动就像一个缓慢运转的传送带,如果缺乏运动的刺激,这个“传送带”的速度就会变得很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得干结,从而导致便秘。国际期刊《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指出,每周60 - 210分钟的走路有助于排便,这表明适当运动对肠道蠕动有积极影响。

2. 排便习惯不良

不规律排便:有些人没有养成固定的排便时间,比如经常抑制便意,当有排便感觉时不去厕所,久而久之,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敏感性降低,排便反射就会减弱。例如有些人因为工作忙碌或者生活环境的限制,经常忽视便意,长期下来就容易便秘。

排便环境改变:例如旅行或者搬家后,新的排便环境可能让人不适应,导致排便困难。这种情况下,身体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重新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

排便时注意力不集中:很多人在排便时喜欢玩手机、看书等,这样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排便反射的正常进行。排便过程需要大脑协调身体的肌肉运动,如果注意力被分散,可能导致排便不畅。

(三)生理因素

1.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甲减会减慢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包括肠道的蠕动。肠道蠕动减慢后,粪便在肠道内移动速度变缓,容易堆积,从而导致便秘。不过并非每个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人都一定会有便秘症状,如果甲减患者长期便秘,就需要考虑是否是甲减导致的便秘问题。

2. 肠道疾病影响

痔疮、肛裂等:这些肛肠疾病会让患者在排便时感到疼痛,为了避免疼痛,患者可能会抑制排便,从而导致便秘。而且这些疾病还会影响肠道正常的蠕动和消化功能,使肠道蠕动过慢或停止,便便就难以排出。例如,痔疮患者在排便时,由于肛门周围的肿物可能会受到挤压,产生疼痛,使得患者不敢用力排便,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便秘。

直肠疾病:直肠里如果长了肿物(良、恶性都有可能),只要体积大到能压迫直肠时,就可以引起便意,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排便困难。另外,直肠黏膜的炎症(如肛窦炎、直肠炎等)会刺激直肠,产生排便不尽感,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

盆底疝:盆底疝是腹腔里的内脏跑到了盆腔里,直接压迫直肠,刺激直肠里的牵拉感受器,也会给人一种排便不畅的感觉。

(四)药物因素

1. 抗酸药

抗酸药可能会影响胃酸的分泌,而胃酸对消化至关重要,消化不好容易引发便秘。如果长期便秘,可能需要考虑是否是长期服用抗酸药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胃酸、增加消化酶可能有助于缓解便秘。

2. 抗抑郁药

有神经科专家发现,便秘可能与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抗抑郁药(如百忧解(氟西汀))有关,三环类抗抑郁药(例如Elavil(阿米替林))可能导致便秘的问题更严重。如果正在服用这些抗抑郁药并且出现便秘副作用,可能需要采取吃泻药等方法来缓解。

3. 其他药物

像阿片类药物、铁盐和具有抗胆碱能效应的药物(例如许多抗组胺药物)等,这些药物会减缓肠蠕动,从而导致便秘。

(五)心理因素

情绪状态对肠道功能有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时,身体会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可能影响肠道的蠕动。例如一些人在面临考试、工作压力或者生活中的重大变故时,会出现便秘的情况。长期的情绪问题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影响肠道功能,加重便秘。

二、拉不出粑粑的生理机制

(一)便意产生与直肠感受器

人体的便意是由直肠里的“牵拉感受器”产生的。正常情况下,只有当直肠内的大便足够多,才会刺激到这些牵拉感受器,然后感受器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接收到信号后才会指挥人体进行排便动作。如果直肠内大便量不足,或者是感受器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就可能不会产生便意或者产生假便意。例如当直肠里长了肿物或者有炎症时,可能会刺激牵拉感受器,让大脑误以为有大便需要排出,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足够的粪便,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有便意却拉不出的现象。

(二)肠道蠕动与排便过程

肠道蠕动是推动粪便向肛门移动的动力。当肠道蠕动正常时,粪便会顺利地从结肠向直肠移动,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如果肠道蠕动减慢,就像一个传送带的速度变慢了,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就会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干结,就难以排出。导致肠道蠕动减慢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中缺乏纤维、水分摄入不足、缺乏运动、某些疾病影响(如甲减)或者药物副作用等。而且,在排便时,需要肛门括约肌、盆底肌肉等协调运动,如果这些肌肉功能出现问题,例如肛门括约肌痉挛或者盆底肌肉松弛无力等,也会影响排便过程,导致拉不出粑粑。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