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打钾为什么疼(这些药,静脉输液会有明显疼痛!用药前一定注意)

时间:2023-11-25 07:34:34阅读:

静脉输注药物所致疼痛是由于药物对静脉内膜的刺激导致,儿科临床常使用的药物也包含血管刺激的药物,小儿对疼痛耐受程度较弱,静脉血管壁薄,皮肤柔嫩,较容易引起局部疼痛。

我们来盘点一下容易引起疼痛的静脉用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对家长做好交代,以免引起纠纷。

果糖二磷酸钠属酸性液体,通过激活磷酸果糖激酶促进糖酵解使乳液浓度增高引起血管平滑肌痉挛导致疼痛,部分患儿因疼痛而导致哭闹明显甚至中断治疗,因儿科患儿依从性差,常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

适应症:心肌炎、心肌损伤。

用药剂量:150 mg/kg,1 次/d。

不良反应:静脉输入速度超过 10 ml/min 时,病人可出现脸红、心悸、手足蚁走感。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患者,对本品和果糖过敏者、高磷酸血症及肾衰患者禁用。

局部处理方式:25% 硫酸镁湿敷。

红霉素葡萄糖溶液对血管刺激性较强,长期在同一血管滴注,静脉内膜受损脱落增生、血管纤维化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疼痛,也增加了重复穿刺率的增加。

适应症:儿科常用于支原体感染、百日咳。

用药剂量:10 mg/kg,1 次/d。

不良反应:静脉炎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局部处理方式:25% 硫酸镁湿敷。

葡萄糖酸钙为酸性较大的高渗溶液,对血管的刺激较大,由于小儿静脉表浅、血管内皮细胞发育不成熟,弹力纤维防御功能差,穿刺部位易容易引起水肿,输注葡萄糖酸钙过程中还可发生外渗。

适应症:低钙血症。

用药剂量:新生儿 5 ml/kg/h。

不良反应:药物外渗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坏死及局部钙化等。

局部处理方式:。

若发现药液漏出血管外,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用氯化钠注射液作局部冲洗注射,局部给予氢化可的松、1% 利多卡因和透明质酸,并抬高局部肢体及时使用 50% 硫酸镁热敷。

封闭:0.25%~0.5% 普鲁卡因封闭疗法,以缓解肿胀部位症状,纠正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钾离子对血管刺激性强,输注含钾溶液常引起输注部位疼痛甚至诱发静脉炎症,钾离子会引起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改变,诱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同时钾离子本身也是一种致痛因子,可引起体内神经介质和肾上腺素等物质不同程度的升高,诱发疼痛反射,刺激血管平滑肌引起痉挛,从而诱发疼痛。

适应症:低钾血症。

用药剂量:小儿剂量每日按照体重 0.22 g/kg或按照体表面积 3 g/㎡计算。

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浓度较高,速度较快或静脉较细时,易刺激静脉内膜引起疼痛,甚至发生静脉炎。高钾血症。

处理方式:。

1% 利多卡因做局部封闭:1% 利多卡因 2~3 ml,可阻断感觉神经冲动的发生以及传导,增加血管的渗透性,缓解血管痉挛。

50% 硫酸镁及 25% 硫酸镁:50% 硫酸镁湿热敷,因高渗作用使水肿红斑在短时间内消退,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细胞的损伤。25% 硫酸镁湿热敷,在 12 h 内不间断外敷。

注:局部冰敷等目前证据尚不明确,建议临床医务人员依据循证证据采用个性化评估和干预措施,以求安全、高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舒适感。

临床 20% 甘露醇为高渗性脱水剂,快速静滴后,不透过血管进入组织,随血浆渗透压提高,细胞内和组织间液的水分发生转移,药物浓度越高,静脉滴速越快,它的微粒成分和高渗作用对血管刺激性越大,从而产生局部疼痛。

适应症:利尿、颅高压、脑水肿等。

用药剂量:。

利尿:0.25~2 g/kg 或按体表面积 60 g/㎡,以 15%~20% 溶液 2~6 h 内静脉滴注。

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 1~2 g/kg 或按体表面积 30~60 g/㎡,以 15%~20% 浓度溶液于 30~60 min 内静脉滴注,病人病情较严重时,剂量可减至 0.5 g/kg。

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 0.2 g/kg 或按体表面积 6 g/m2,以 15%~25% 浓度静脉滴注 3~5 分钟,如用药后 2~3 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 1 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

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 2 g/kg 或按体表面积 60 g/m2 以 5%~10% 溶液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在静脉注射部位,易引起药物外渗,导致皮下血肿或血栓性静脉炎。

处理方式:50% 硫酸镁为高渗性液体,湿敷可促进局部组织水肿的吸收,同时扩张局部血管,利于炎症渗出物的吸收。

在临床,我们治疗疾病的同时,患儿的舒适度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儿科的特殊性,当不可避免要使用有疼痛的药物时,提前做好交代,取得家属的理解,也可以避免不少麻烦。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