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避孕药后怀孕的原因
服用避孕药后仍然怀孕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避孕药种类及作用特点:目前常见的避孕药有短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短效避孕药如妈富隆、达英35等,只要按照规定正确服用,一般避孕效果较好。但如果存在漏服等情况,就可能导致避孕失败。紧急避孕药如毓婷、米非司酮等,其避孕效果并非100%,研究表明,紧急避孕药的避孕效果可达到80%~90%,也就是说即使用了药,仍然有10%~20%的无效率。
用药方法错误:紧急避孕药的正确用法要求无防护性交或避孕方法失误后72小时之内尽早服用第1片(0.75mg),在第1片服用后12~16小时,再服用第2片。如果为1.5mg/片,单次服用1片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药后2小时内发生呕吐,应立即补服1片。如果未按照这些要求服用,就可能影响避孕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降低避孕药的血药浓度,进而影响疗效。最常见的为诱导肝药酶的药物如利福平、催眠和抗惊厥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小连翘属植物药等。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对药物的反应和吸收程度不同,可能存在部分女性即使正确服用避孕药,仍会怀孕的情况。
常见避孕药的避孕原理
常见的避孕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避孕作用:
抑制排卵: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抑制卵巢排卵,使卵子无法排出,从而阻止受孕。
改变子宫颈黏液:使宫颈黏液变得黏稠,阻止精子穿透,减少精子进入子宫的机会。
改变子宫和输卵管的活动方式:阻碍受精卵的运送,使其难以在子宫内着床。
使受精卵无法存活:通过改变子宫内环境,使受精卵难以在子宫内正常发育和着床。
以紧急避孕药左炔诺孕酮为例,它为孕酮类似物,通过抑制排卵和阻止孕卵着床,并提高宫颈粘液粘稠度阻止精子穿透,从而达到避孕作用。
影响避孕药效果的因素
影响避孕药效果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服用时间:紧急避孕药需要在无防护性交或避孕方法失误后72小时内尽早服用,且越早服用效果越好。如果超过这个时间,避孕效果会明显降低甚至无效。
漏服:对于短效避孕药,需要每天定时服用,如果漏服,避孕效果会大打折扣。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如利福平、催眠和抗惊厥药等,可能会降低避孕药的血药浓度,影响其避孕效果。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能力不同,这也会影响避孕药的效果。
身体状况:如患有严重的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作用。
吸烟:对于年龄超过35岁且有重大烟瘾的女性,服用避孕药的风险增加,可能影响避孕效果。
服用避孕药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紧急避孕药
掌握服用时间:紧急避孕药应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尽快服用,最好在3天内服用,3~5天后再服用效果会明显降低甚至无效。
注意服用剂量:不同规格的紧急避孕药服用方法不同,如0.75mg/片的需在第1片服用后12~16小时再服用第2片;1.5mg/片的单次服用1片即可。
应对呕吐情况:如果服药后2小时内发生呕吐,应立即补服相同剂量的药物。
避免重复使用:同一月经周期内重复使用会扰乱月经周期,应尽量避免。
短效避孕药
按时服用:一般从月经来的第一天开始服用,每天1片,吃21天停药7天,在第28天开始下一个周期。
漏服处理:如果漏服1片,在12小时之内及时补服,不影响避孕效果。如果超过12小时,避孕效果会降低。
服用前检查:在服用短效避孕药前,最好去医院做一个健康体检,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严格按规定服药。
避孕药失效的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些避孕药失效的常见案例及原因分析:
用药方法错误:如未在规定时间内服用紧急避孕药,或者服用紧急避孕药后短时间内发生呕吐但未补服,都可能导致避孕失败。
药物相互作用:在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诱导肝药酶的药物,如利福平、苯妥英钠等,降低了避孕药的血药浓度,影响了避孕效果。
个体差异:部分女性可能由于自身身体对药物的吸收和反应不同,即使正确服用避孕药,仍可能怀孕。
已经怀孕而不自知:在受精卵已经成功着床后服用紧急避孕药,此时药物已无法起到避孕作用。
一个月经周期内多次无防护性生活:紧急避孕药只能对前一次性生活有事后避孕作用,若仍有第二次无防护性生活,紧急避孕药则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