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学艺,特别讲究尊师,强调虚心向学。这仅仅是因为礼貌和面子吗?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现在大多数艺术普及的讲解,都是迎合“外行看热闹”,因为这样容易获得观众认同,这种效果也可以暗示自己做了艺术普及,但是你为了迎合外行,把普及对象性质改变了,这还是普及吗?
比如上图,就是某网络节目解读赵孟坚的《千里江山图》,说这个如同摇滚乐,这就是为了让观众“懂”,不惜降维和破坏审美内涵。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第一要迎合观众和他们的经验“自洽”,第二,迎合观众“不承认自己是外行”的心理。
有人说了,如果不是这样,太专业大家听不懂,怎么普及?你看看,这就是自以为是的看法,只认为正确一定难懂,好懂就必须扭曲,普及真的是要这样极端的二选一吗?
恰恰关键就是如何用方便的手段传达正确的东西,顺着外行讲太容易了,反正把东西随便改改就行了。但是你这样尊重你要普及的东西吗?
为了让更多人看懂画=让更多人误解画?这叫迎合市场,不叫美学普及。如何让人们真正进入美学认知,才是关键。
上图是我认为比较比较好的一种普及诠释方法,巧妙的把书法的几种字体的用笔不同,对应国画中不同用笔表现,有趣有新意,也是正确的。
学艺必然要转换感知模式,你首先得知道,当你是外行的时候,面对同样的现象,和内行的认识有天壤之别,所以要知道学习是有门槛的,转换感知模式是要依师才能完成的,所以尊师重道,虚心向学其实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