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中药苦(良药,到底是不是必须苦口?)

时间:2024-02-08 22:44:34阅读:

“苦口良药”一直是老一辈人对中药汤药的描述,也是很多人对中药的固有认知。一碗黑乎乎、苦涩涩的汤药,看着就让人皱眉头,喝下去甚至有恶心呕吐的感觉,药再好也难免大打折扣。

中药为什么是苦的呢?有不苦的中药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喝中药不那么痛苦呢?笔者专门就这个问题请教了省二中医院的龙主任,她给了我们详细的解答。

中药的苦,和中药成分以及人的味觉有关。

我们的味觉来自舌头上的味蕾,其中苦味味蕾主要分布在舌根部。味蕾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也最为敏感,即使100克食物中仅有1/1000克苦味物质,舌头都会感觉到,因此苦味比其他味道更加容易被察觉。而且,在品尝食物或者服用药物的时候,视觉和嗅觉也会对味觉感受产生间接影响,在意识上加重味觉。

于是,当一碗黑漆漆的中药摆在面前,视觉上我们已经受到一定冲击。嗅觉上,浓重的药味也会带来不好的感受。最后药汁经过舌根,大量苦味物质刺激味蕾,三种感官共同作用加重了苦感,在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到再次喝药时,记忆也会加深中药的苦味程度。

不要以为中药都是苦的,事实上,中药材种类繁多,那些不含生物碱、内酯等的药材就不苦。广东人煲汤或做糖水时喜欢加一些中药材,例如莲子、百合、沙参、茨实、玉竹、淮山、薏米等,清甜可口又祛病养生。广东人夏天还喜欢用罗汉果等煮凉茶,味道甘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中医对味道一直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的说法,早在《素问·藏气法时论》就有:“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的说法。五味均有其所代表药物、作用以及主治病证:。

辛味的中药一般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苏叶、木香、川芎等。

甘味的中药一般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如人参、饴糖、甘草等,其中甘草常用于调和药性、解药食中毒以及调和药物苦味等作用。

咸味的中药一般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如芒硝、海藻、牡蛎等。

苦味的中药一般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如黄芩、栀子、龙胆草、黄连等。因此,用于治疗热证的清热解毒中药、凉茶一般都比较苦。

如果必须服用苦味的中药,以下几种办法可以让服药过程不那么痛苦。

控制温度。人体口腔温度为36.2~37.2℃,当食物或药物温度与口腔温度接近时,舌头对味道,尤其是苦味的感觉最灵敏。除了个别特殊方药,大部分中药汤剂都建议温服,因此,将汤剂温度控制在25~36℃,既可以避免烫伤口腔,又能降低味蕾对苦味的敏感度。

喝药速度。汤剂在口腔停留时间越长,各种味道对味蕾的刺激就越久。因此,喝中药的时候不要细尝慢咽,一口气喝下方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苦味。

善后。喝完中药后,马上用温开水漱口,冲洗掉残留在味蕾上的药物,也能减少苦味刺激,同时减轻喝药后的反胃感觉。特别提醒,漱口水切记不要尽数吞进肚子里,否则过多水分进入胃部会影响药物浓度,增加胃肠道负担。还可以试试用吸管喝中药,尽量把吸管尽伸到舌根后面,减少中药经过舌头刺激味蕾的机会。

此外,在得到医生许可,不影响药方功效的情况下,在汤药中加入甘草、大枣等用于调和口味也是可以的。

服用中药过程中,怎么发挥最大药效又不刺激肠胃,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是服药是时间,中医“子午流注”理论指出,辰时 (7~9点)胃经最旺,巳时 (9~11点)脾经最旺,未时 (13~15点)小肠经最旺。因此,在这三个消化系统最旺盛的时间服药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现代医学研究也显示,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分别在上午的8~10点和下午的2~3点,这个时候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胃肠吸收力强。无特殊情况时,建议在上述时段服药。

其次,对于身体壮实或胃肠功能较好的人,服用清热解毒、润肠泻下或者滋补的中药建议空腹,即饭前1小时或饭后1小时服药,这个时候胃肠中没有食物,能保持最佳药物浓度,但缺点是会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胃肠功能较弱或者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则建议在饭后半小时以上服药,虽然对药物浓度有一定影响,但能减少刺激,避免恶心、呕吐。

第三,中药配方中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例如人参和五灵脂不能合用,医生在开处方时会注意。而民间,服中药则一直有“忌口”的说法——服中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发物、油腻煎炸等,这是符合中医理论的。而且,既然要服药,那么身体多处于疾病或亚健康的状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注意睡眠休息,不要过分疲劳。至于体质虚寒、胃肠虚弱的人则不适宜吃萝卜,过敏病症的人不适宜吃海鲜等,就诊的时候一定要听清医生吩咐,认真执行。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