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毛为什么杀林(平津战役,林总两次影响主席决策:死子不急吃,推迟打太原)

时间:2024-06-20 10:30:52阅读:

众所周知,在辽沈战役中,主席和林总就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这个问题上曾有过分歧,经过多次商讨最终统一了意见,成就了一段佳话。实际上,毛、林的分歧并非只在辽沈战役筹划期间,在平津战役中二人同样有不同意见,而且出现了两次。

东北全境解放后,下一个争夺的焦点就是华北。在这一区域内的蒋军,包括傅作义和阎锡山两个集团,总兵力近70万人,需要攻克的大城市有北平、天津、太原三个,那么究竟是先打阎后打傅,还是先打傅后打阎,就必须要尽早决出决断。

华北军区第1兵团对太原的进攻,自1948年10月初就开始了,不过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还要大得多,单靠1兵团无法取得胜利。为此,兵团首长徐向前、周士第建议总部抽调华北军区杨得志第2兵团参加太原作战。在这种形势下,主席做出了先打阎后打傅的决策,初步打算将整个华北作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华北军区杨成武第3兵团在12月底前攻下归绥。第二步,华北军区杨得志第2兵团加入太原作战,于12月中旬前打下太原。第三步,东北野战军休整一个月,然后于12月上旬进关,攻击平津一线。

我军在太原战役中。

如果按照这样的计划来进行,那么平津战役的走向就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样子。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没过几天时间,南线大决战在淮海战场打响,蒋氏和傅作义开始商量是守是撤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全局做重新考虑。

当下最要紧的是把傅作义滞留在平津地区,勿使其南逃,如果攻打归绥无疑会惊动傅。因此,主席立即命令杨成武暂停攻打归绥,立即转入休整。至于杨得志兵团,则原计划不变,继续加入太原作战。

远在东北的林总作为“旁观者”,这个时候比谁都看得清。他认为,攻打太原的战术计划和抑留傅作义的战略计划之间是矛盾的,阎和傅虽不是一个集团,但历史渊源很深,如果打下太原,恐怕比打下归绥更让傅作义感到惊恐。一旦傅作义南下中原或者西进绥远,东野入关后就会扑空。

为此,林、罗、刘联名向总部发报,阐明自己的主张——暂缓攻击太原,迅速包围张家口和保定,牵制住傅作义,使其既不能南下,也不能西进,也无法集中兵力守平津。至于太原,已经成为华北棋盘上的一颗死棋,等到打下平津之后我军无仗可打时,再来收拾也不迟。

林总在筹划作战行动。

这一主张的妙处,不仅在于点出了“死子不急吃”的关键,而且提出了“围而不打”的主张,这对主席之后对平津战役的宏观把控上影响很大。

主席基本认同林总的看法,他致电徐向前,用商量的口气征询推迟攻打太原的意见,主张等来年东野入关攻打平津后,再考虑打太原的问题。徐向前接受了这一主张,太原战役暂停,华北1兵团转入休整。

不过,主席不赞同林总提出的包围张家口和保定的意见,因为如果傅作义铁了心要撤走,那他可以抽调十几个师把张家口的守军接出来,一路撤到天津,然后海运撤走。至于保定,只有两个由保安队升级的师把守,围不围都对大局没什么影响。

东野高炮部队。

主席这时候最担心的问题,是单靠华北杨得志和杨成武两个兵团的力量,可以阻止傅作义向绥远撤退,却无法阻止其向海上撤退,因为兵力明显不足。但如果把正在围攻太原的徐向前1兵团调过来,那么被困的阎锡山又会跑出来,部队的情绪也会有影响。如此一来,主席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林总的身上,迫切希望东野能够早日入关。

东野刚刚打完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部队需要休息,粮弹需要补给,大量的俘虏还需要教育,入关的思想工作还要给官兵们做通,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这个时候让东野立即入关,困难是相当大的。主席理解林总的处境,同样是用商量的口气给林发报,让他自己考虑是提早入关好,还是休整完了再入关好。当然,主席的意见还是希望东野早日入关为好。

东野坦克部队。

林总的一封电报主要是建议暂缓打太原,却没料到最终引出了东野早日入关这一问题。在这一重大时刻,林总站在全局的高度通盘考虑,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率东野主力提早入关。

东野入关后,和华北军区部队紧密配合,很快截断了傅作义西撤和南逃的路线,这一局面的形成令主席非常满意。不过,接下来在如何封锁傅作义海上退路的问题上,毛、林之间再次产生分歧。

塘沽是傅军从渤海乘船逃离的唯一通道,因此主席早就给林总说过:“只要塘沽、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等到杨得志兵团打下新保安,全歼35军之后,就等着东野打塘沽了。

林总一开始对打塘沽并无异议,决心集中2纵、7纵、9纵共10个师,由7纵司令员邓华统一指挥,夺取塘沽。但是当邓华去塘沽调查地形后却发现,这个地方临河靠海,到处都是盐田,地形非常复杂,既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又没法四面合围敌人,迅速夺取塘沽困难很大。

士气低落的蒋军部队。

假如塘沽之战不能速战速决,那么有可能会导致平津的敌人跑出来,这正是林总所担心的。因此他建议暂缓攻击塘沽,集中力量先打从天津突围的敌人。主席同意了林的意见,指示等到海边封冻了再打,并说塘沽的敌人只有区区5个师,就算从海上逃走了也不要紧,而重点应放到严防平津之敌突围上。

这一时期,东野的部署还是立足于打塘沽,只是时间上可能要拖后一些。但是当东野参谋长刘亚楼亲自到塘沽地区实地调查后,林总就有了新的主张。

据刘亚楼估计,单纯打下塘沽肯定是有把握的,但几乎不可能全歼敌人,如果一定把塘沽当成主战场,不仅仗不好打,而且战果也不会大,属于吃力不讨好。鉴于这种情况,再根据平津地区傅作义的动向,林总果断决策:放弃原定的攻打塘沽计划,改为集中主力攻打天津。

林总主持东野作战会议。

11月29日11时,林总致电主席,在详细阐述了在塘沽地区作战的不利因素后,明确自己的意见:拟以5个纵队的兵力包围天津,进行攻天津准备。在我未攻击前,如敌突围则先打突围之敌。如我准备成熟时,敌尚未突围,则发动总攻歼灭天津之敌。

主席当天复电,赞同林的建议:“放弃攻击两沽计划,集中5个纵队准备夺取天津是完全正确的。”

面对瞬息万变的复杂战局,统帅与前方将领在战略战术上存在分歧是十分正常的事,关键在于如何最终形成正确的决策。在这个问题上,蒋军奉行的是几千年来通行的“谁的官大谁说了算”,以至于诸多将领明明知道蒋的命令是错误的,也不得不执行。我军的优良传统向来是“先民主,后集中”,在充分讨论、各抒己见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优方案,从而将决策失误的风险降到最低。

回看解放战争,主席和林总之间,以及主席和粟裕之间,都曾有过不同意见,有时争论还相当激烈,但结果都是“谁有道理听谁的”,最终形成了早已被历史证明的正确决策。我军之所以战无不胜,决策的科学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