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叫巴子(高一平|)

时间:2024-01-30 09:41:18阅读:

马泡瓜的味道。

◎高一平。

今年深秋,三个多星期的异地工作时间里,是我在卧龙山下、在微山湖边见过、吃过最大的也是唯一可以称之为果瓜的瓜。这里的田地很肥沃,大都是种植着庄稼和蔬菜,鲜有瓜果,或许与季节有关系吧。

在异乡,与习惯讲方言的群众打交道,难免会有语言交流的障碍。在微山湖畔,时王口村的联防队员宋大叔,年轻的时候,因为做买卖,走过南、闯过北,普通话与当地方言运用自如,也就成了我们工作中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他今年七十岁了,是个热心肠的人,自我们来到这里,对我们的温饱,很是关心。他从家中拿来马扎,让长时间站立的我们,可以坐下来歇息歇息。到了夜晚,他会将自己烧开的热水,送到我们执勤的地方,嘱咐我们别忘了抽空用热水泡泡脚,泡洗去身上执勤的疲惫,温暖下心中对家的思念,俨然是我们的父亲一样。

宋大叔的儿子,工作在千里之外的青岛市,把小家定居在了那里,宋大叔的老伴住在儿子的小家,帮助儿子和儿媳照料两个年幼的孙子,已经八年了。宋大叔放心不下老家这个窝,舍不得老家的几亩良田,八年来,一个人守在老家,还好宋大叔还有一个“小棉袄”闺女,出嫁的婆家不是很远,时常来看望他。

相遇即是缘,宋大叔如今是一人做饭一人吃,联防工作和我们一样,常常不记得,也不可能做得到按点开饭。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就会匀一些工作餐给宋大叔,宋大叔每次都会以“我不饿,你们出门在外,天寒地冻的,一定要吃饱”来婉拒我们,但是,即使他不给我们送热水,我们也看不得大叔饿肚子的。

深秋季节,路边的杨树和村边的银杏树,尽穿黄金甲,纵然风景美如画,只是我们真无暇。

一天,大叔从村子外围巡逻回来,手里拿着马泡瓜。笑嘻嘻地走向我们,一边走,一边给我们说,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生活很困难,常常吃不饱肚子。在田间地头,每当见到熟了的马泡瓜,都会摘下来吃的,现在回忆起来,在那个年代里,摘到个小马泡瓜吃,满嘴里的味道,那可是喷香喷香。

“大叔,您从小到现在,无数次地吃过马泡瓜了吧,那您说说不同年代里,对马泡瓜味道的不同感受吧。”我小时候和长大后,还有近些年,我也吃过马泡瓜,记忆中味觉是不同的。

宋大叔接着说,小时候,他家兄弟姐妹七个,他在家排行老二,下面的弟弟妹妹,需要年长一些的孩子帮着照料。因此,他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他没有饿死,因为那时是农村合作社,他可以尽己所能,帮着父母挣工分,村里有吃的,他们家就有吃的。不过,碰上庄稼收成不好的年头,还是会挨饿的,常常找遍田间地头可食的,马泡瓜便是找来填肚子的。那个时候,感觉马泡瓜最香甜。

改革开放后,他开始做生意,进行商品交易,或兑换、或变卖,他骑着自行车,最远从微山湖畔骑行到烟台市的栖霞市,来回一千多公里的路,一个周跑一个来回,累并快乐着。从那时起,他家里开始攒钱了。有存钱了,就不愁吃的了,也偶尔会摘吃路边田地里的马泡瓜,但不是单纯为了充饥,在异乡吃到马泡瓜,感觉还是挺香甜的。

再后来,儿女长大了,都上了学、读了书,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就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自己和老伴都有社会养老保障。如今,在庄稼地里,农民看到马泡瓜的幼苗,就会及时铲除掉,因为马泡瓜繁殖力强,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现在,把马泡瓜吃进口里,只是有那么一点点香甜的味儿。

“你尝尝吧,尝尝这里的马泡瓜味道。”宋大叔说着,递给了我几个马泡瓜。趁着道路上没有人,我找来水,洗干净了一个马泡瓜,剥掉瓜身上的一块皮,满是瓜籽的马泡瓜瓤,被我用手挤进了口中。久违了的瓜香,瞬间塞满了我的味蕾,直沁心脾。“香,好香,是真的香甜啊。”我赶紧满足地微笑着对宋大叔说。“哈哈,不熟的马泡瓜是苦味的,就算是熟了的马泡瓜,现在的人不挨饿了,也能品出苦味儿,刚才我尝过了。”宋大叔笑了,但我的味蕾告诉我,今天的马泡瓜好香甜啊。

“瓜果再香,香不过--。”宋大叔若有所思地给我说。虽然,没有上过学,但他知党恩、感党恩。他说,就拿我们村来说吧,看看办厂办企业、养大船挣大钱的,党和--给予支持,咱老百姓服气。看看安分守己、种地捕捞的,党和--给予补贴,咱老百姓服气。看看村里孤寡、病残智障的,党和--给予救助,咱老百姓服气。

今天说马泡瓜的味道,没有小时候记忆里香甜了,是因为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了,不需要马泡瓜来充饥填肚子。老百姓怎么过上好日子的?还不就是--领导得好嘛。

宋大叔顿了顿,语重心长地给我说:“我今年七十周岁了,我自愿当村里的联防志愿者,不图名、不图利。我虽然不是--员,但我现在做的这些,让老百姓夸承的事情,都是跟着村里--员学的。”

马泡瓜,老百姓已经不再感觉那么香甜了,甚至还品出了它有那么一点点苦味儿。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