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读书为什么苦(读书为什么苦)

时间:2024-03-15 10:25:35阅读:

说读书苦,似乎有些矫情。是的,读书不需要经受农民三伏天在田里挥汗如雨地劳作,也不曾有三九严寒建筑工人在钢筋架上爬行。

读书可以想象成温馨的场景:洗个热水澡泡杯热茶,在台灯下抚摸书卷,沉浸在精神世界交流。

这不是读书,这是阅读。

重点落在后一句,通过学历来获得物质生活的保障和改善,这也就是大多数人读书的初衷。至于读书能改变心智结构认知,提升人的精神层次和思想境界等等说法,有时候是虚无缥缈的。

如果读书学历和利益无关,也许很多人就不会读书了,或者不通过科层制的方式来读书。这意味着,获得利益是和读书获得知识没有直接关联,更多是和获得什么层次学历有关。

如果读书一旦和功利利益挂钩,那确实很苦。

我现在偶尔早起,六七点钟行走在街头,看见穿着校服的学生们睡眼惺惺地快步疾驰在路上。不由感叹,读书真苦,学生们真可怜。

我这辈子最苦的经历就是青少年读书期间,其中最苦是初三中考。那时候为了考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大概有一年时间处于精神高压状态,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对面邻居教授凌晨四点熄灯睡觉,我开灯起床晨读,以至于教授多次向我父母抱怨,希望我不要给他那么大压力。

人生最美好青少年时代就是这么昏昏沉沉地过着,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大脑一片空白。

高中学校引进了一名外地市38岁全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据说是高考神师。他的神招就是用两年教完高中三年的课程,高三那一年不停做题刷题,力争在高考前做完500套题,模拟500次高考。这种经验在90年代还是很先进的,现在已经泛滥成灾了。

每天试卷像雪花一样飘下来,一个知识点反复做上100次。这样大水漫灌下,好的会越好,差的永远跟不上。

我在高度紧绷压力下几乎要溺死。后来我决定拒绝老师的节奏,自己按自己的思路复习,只找自己薄弱的学科和知识点攻坚,勉强考上了大学本科。这件事也让我此后人生迷信自己,特立独行。

中学读书经历给我造成了很深的心理创伤。很多年后,我还会不停做梦,梦见自己坐在中学的课堂上,明天就要高考了,而我什么都不会,压力大到爆。梦里的我非常困惑,我好像都有博士学历有工作了,我可以退学不考了吗,但无形的压力又让我不敢离开,挥之不去,紧张地大哭起来。

我曾和朋友们交流,很多人做过类似的梦。

我很欣赏数学的思维的美,花了大量时间钻研却得不了高分。至于化学则是我的梦魇,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一直到高考,我整个高中从未及格过。

我人生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也许是我性格天生不适合读理科,也许高中是高压状态下没有光亮让我开窍。

读大学以前,作为城市的小孩,读书的苦只是读不好考不了高分的烦恼。我读大学以后,又见识了另外一种读书的苦。

我1997年读一所普通的农业本科院校,同学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大多数是农村来的,有的同学上大学以前没有讲过普通话。

我逐渐见识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

厦门话有一句口头禅,形容很俗很笨的人和事叫“农民”,大概和某些方言说乡下人乡巴佬异曲同工。很多时候这句话潜意识并没有恶意,一般可以用来朋友们聊天开玩笑。

1997年大学学费已经放开收费,3500元的学费,加上生活费,一年不低于七八千元。对于当时许多农村地区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我记得一位广西籍同学,大一报到的时候身上只带有20元。我能记得他,是因为同学们围着听我讲笑话的时候,他脸上才有少许笑意。上学两个月后他就不辞而别,据说是去广东打工了。我困惑那两个月他是怎么过的,吃饭到底吃什么。

有一位同学每次食堂打饭只打一份白饭,然后趁人不注意把桌上的剩菜抓进碗里吃。这样读到大三才被人发现,学校要发助学金,号召给他捐款,被他拒绝。

系里副书记来宿舍抓早上跑操,大骂某同学领助学金还不遵守纪律跑操。那位同学从此拒绝领助学金,孤傲而饥寒地活着。

我曾经碗里打满了菜,不慎坐在一位碗里只有一份青菜男同学对面。我们没有交谈,漫长而默默地吃完饭,这顿饭终生难忘。

我也经常乱花钱导致月底没钱饿肚子,但那属于自作孽不可活,而且钱下个月会像泉水一样冒出来,不曾真正恐慌。

但我真切感受到了那些贫困同学的生存恐惧,那种一顿饭是一块五还是两块的盘算,那种过了今天明天会不会有饭吃的忧愁,那种大冬天在教室里自习冻得瑟瑟发抖的寒冷。

有两位学长一开学就被通知因考试挂科退学。他们不敢告诉家里,理了光头,决定坐当晚的大巴去广东打工。大家为他们俩从食堂打了饭,一大堆人默默围坐着看他们吃。我没见过死刑犯的处决的场面,这大概是我见过生死离别的经历。

后来系书记郭修坚老师挽救了很多同学,他说:“学生们是案板上的肉,很弱势,我们处理学生让他一切归零很简单。但学生苦读十几年读到大学不容易,一个家庭培养供出一个大学生更不容易,我们要尽量给他们机会。”我铭记感谢郭修坚老师一辈子。

我们那时候的大学生,多少还有孤傲和自信的资本,因为一旦大学毕业找工作,无论多差的岗位多微薄的薪水,生活水准也能大幅度地提高,处境大不一样。我不知道现在大学生还有没有这样的期待。

书继续读下去,年龄继续增长,我也开始真正感受到经济压力对于持续读书的困扰。

我博士入学的时候,我的导师找我进行了一次印象深刻的谈话。

他说:中国的情况是这样的,哪怕是再穷的家庭,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到大学。大学毕业以后,有人因为性格兴趣所向,有人是因为家庭情况所致,要赶紧工作回馈赡养父母家庭,所以没有继续考取研究生。硕士毕业后更是如此,很多会读书的聪明孩子都去找工作了。你能考取博士,并不能证明你比别人会读书,只能证明两件事,一是你家庭条件不错,你父母还能供你上学。二是你脸皮厚,27岁了还好意思接受父母供养。

老师的话戳中了我的心窝。我27岁读博士,是研究所里最年轻的博士,但却是中国传统中已近中年的人。用过去的话说,孩子已经可以打酱油了。而我什么都没有。

大学毕业以前,感觉自己在父母面前还是小孩子,可以为多拿一两百的生活费吵翻天。读研以后,面对父母递过来的钱,有时会难以接手。

我读研的时候,学校每月补助标准是硕士250元,博士400元。我读博的时候,标准提高到硕士400元,博士600元。这钱太重要了,每个月发钱的时候我都会准时出现在ATM取出,有时会为财务迟发几天破口大骂。

我读硕博士的期间,赶上硕博士急剧放量扩招。1980年代中国高校开始恢复招收硕博士,招生数量一直是缓慢增长的。直到2003年以后,也就是1999年大学扩招生四年毕业后,高校开始了硕博士的大跃进扩招。

我读研的时候,上一届硕士全校招生是800名,我本届1200名,下一届1500名,再下一届3000名,后来6000名。我读博的时候,研究所上一届博士2名,我本届3名,下一届8名,再下一届12名。每年看着硕博士扩招造成的通货膨胀,自己的学历被不断注水贬值,心里慌的一批。最直观的感受是我硕士毕业时候的就业选择度,远大于我博士毕业。

但大家毕竟都是所谓读书人,人到中年,很多囊中羞涩的事情还不能直接一吐为尽。很多聊天交流最后都是尴尬黯然伤神。

小学中学大学同学都参加工作了,逐渐买车买房,并开始成家立业。我读博士最难过的是冬天,同学好友进入结婚高峰期,有时一个月会飘来十几张红色请柬。就算包最低行情的200元,也要好几千,无奈只好向父母伸手请求赞助,或者厚着脸皮躲过去。

好在30岁毕业熬出头。毕业那年春节我兴奋地和我妈说,我今年就要毕业了,我月薪至少会过万,每个月分你5000。读了二十几年书,投入那么多成本,每个月薪水过万不算过分吧。

我毕业第一个月工资,应发3109元,实发2677元。

有一个博士去算命,算命大师对博士说:你天赋异禀,相貌堂堂,你30岁时候会大富大贵,娶妻生子,人生从此不可限量。

大师也愣住了,缓缓地看着博士,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啊。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