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国产车的发展历程,从模仿学习,到原创反超,再到现在让合资车压力倍增,国产车迅速完成技术经验积累,并借助新能源赛道,不断蚕食合资车企的市场,甚至出现了“日系车不行了”的声音,而且认同这一观点的人相当多。但当我们复盘主流合资车的销量,下有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大众速腾,上有大众帕萨特、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仍然位居销量榜前排。
其中,轩逸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上半年,分别以25573台、161379台销量超过秦PLUSDM,占据A级紧凑型轿车销冠。那么问题来了,在国产车崛起与冲击的背景下,为什么轩逸还能保持旺盛的销售力?我想答案无非以下几方面。
1、消费惯性
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2022年比亚迪宣布禁售燃油车,秦PLUS销量才开始转好,但真正开始与10万级合资家轿“平起平坐”,还得是2023年初秦PLUS冠军版上市,将比亚迪DM混动价格拉到10万内。而在短短一两年内,尚难以形成“国产比合资好”的共识。扩大销售网点、增加人员,再到一个地区感知到他的服务好、产品好,这都需要一个过程。
以笔者所在新一线城市来讲,比亚迪近两年才在我们区开了一家王朝网4S店,而附近的日产4S店却有四五家,关键大家都很熟悉,知道这些店开在哪,要买车第一时间也愿意去看看,而且距离家近,考虑到后期维护方便,有什么问题直接开上门处理,价格谈合适了,可能当场就定了。
2、优惠大
必须承认,国产车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促使合资车不得不放出更大的优惠,轩逸能维持销量地位,很大的原因就是它的降价多,10.86万起的经典轩逸,不少城市报价已经下探到6万多,终端降幅高达4万元;从车主反馈的发票价来看,新轩逸12.99万版本,裸车价9.52万,降幅约3.5万(仅供参考),这也是过去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个价格。
3、品牌与质量深入人心
诚然,要我们说轩逸的缺点,懂车的人都能说个子丑寅卯,比如配置低,连雷达与倒车影像都不是全系标配,还有动力弱、胎噪大、内饰用料差,不一而足,但也不能否认它的优点,目前仍然有相对多的人认为“合资比国产靠谱、有面儿”,品牌影响力与质量认知绝非自主品牌短时间能赶上的。
事实上,从海外机构J.D.Power发布的2024汽车可靠性排行来看,雷克萨斯第一、丰田第二、别克第三,以丰田系为首的海外品牌仍然稳居前排。而从国内近一年车质网的投诉量来看,前十没有轩逸,前五没有一款合资车,反而是国产车变多,似乎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合资车的品控更胜一筹,当然,这也证实了国产车确实更受欢迎,毕竟车都没卖出去,哪会有什么车主投诉?
4、回光返照的坚持
面对新能源车的势不可挡,传统合资品牌电动化节奏集体落后自主品牌,被自主品牌全面超越是迟早的事。需知,今年4月前两周及5月第三周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大家用钱票选出:买燃油车的人变成少数派。同时燃油车的发展已达瓶颈,三大件技术难以迎来质的突破,新能源技术与配套却是飞速发展,一正一负,传统合资车的优势将被逐步被消弭。
当轩逸价格降到底板,面对即将换装DM5.0混动系统的秦PLUS,它还能拿什么应对?别看现在轩逸卖得好,整个日产品牌在华销量,从2018年开始,一直往下走,今年上半年同比下滑1.41%,6月同比下滑超30%,并开始减产裁员,下调本年度的营业利润,就是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降价空间?
总结:我们可以说,自主品牌耍流氓,用政策优势、用电池抹平了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但消费者可不管,你是免除购置税让我买车更便宜,还是用混动系统降低了油耗,他只会认,我的车确确实实买的实惠、买的省油,增程车型的火爆不就是同样的道理吗?对于轩逸,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