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为什么会有肠息肉:肠息肉成因复杂,包括年龄、饮食、遗传等

时间:2024-10-02 15:28:09阅读:

一、肠息肉形成的原因

肠息肉是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病变的总称,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能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最为常见,小肠息肉比较少。肠息肉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年龄因素: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机制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细胞的异常增生更容易发生。例如,老年人的肠道黏膜细胞可能由于长期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其自我更新和调控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息肉形成的风险。

饮食因素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物者肠息肉发生率较高,而吃蔬菜及维生素C多者较低。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发病率就会显著降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肠道中的胆酸,胆酸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例如,长期大量摄入肉类、油炸食品等,而较少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会使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有利于息肉的形成。

缺乏微量元素与维生素:钙离子可与脂质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抑制脂肪酸和胆酸,对肠道上皮起保护作用;硒可抑制细胞增殖,抑制促瘤因素的作用;抗氧化维生素可抑制自由基反应而防止DNA的氧化剂损伤,保护肠道黏膜。当这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时,肠道黏膜的保护机制受损,容易形成息肉。

生活习惯

吸烟:吸烟与腺瘤性息肉的形成密切关系,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较大的腺瘤。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结合DNA形成加合物,干扰细胞复制,影响DNA修复,使肠道黏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的形成。

饮酒:饮酒可损伤肠道黏膜,使肠道慢性炎症发生率明显增加,细菌繁殖增加,促进亚硝胺类致癌物质合成,从而增加肠息肉发生的风险。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腺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肠道内的有害物质,缺乏运动则可能导致这些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对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影响。

二、肠息肉产生的机制

肠息肉的产生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细胞、基因以及肠道微环境等多方面的变化。

细胞异常增生:肠道内的细胞正常情况下处于一种有序的增殖和凋亡的平衡状态。然而,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这种平衡被打破,肠壁细胞开始异常增生,形成了一些与正常肠壁不同的突起性肿瘤,也就是息肉。例如,当受到炎症刺激或者某些致癌物质的作用时,肠道黏膜细胞的增殖信号通路可能被过度激活,导致细胞过度增殖而凋亡减少,进而形成息肉。

基因层面的改变

基因突变:一些基因的突变与肠息肉的形成密切相关。例如,Bmpr1a、APC、SMAD4、PTEN、STK11等基因突变会使各种细胞信号分子通过影响BMP信号通路、PTEN信号通路及Wnt信号通路所组成的生长信号,从而促使息肉的发生。其中,APC基因(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基因)的突变尤为关键。在正常情况下,APC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当该基因出现缺失或发生突变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消失,就可能发生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和癌变。家族性息肉病患者往往是由于遗传获得了有缺陷的APC等位基因,然后在出生后另一个正常的APC等位基因发生体细胞突变时,就会在突变部位发生腺瘤。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肠息肉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息肉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结直肠的多发性息肉。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细胞内遗传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结肠上皮内的另一个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时是正常的,以后当此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在突变部位发生腺瘤。另外,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肠道微生态失衡: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保持平衡状态,肠道内的益生菌和致病菌处于相对稳定的比例。如果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加,则可能导致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炎症会刺激肠道黏膜细胞,使其发生增生等变化,继而发生结肠息肉。例如,当肠道感染某些病菌或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时,就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息肉形成的风险。

三、诱发肠息肉的因素

胆汁代谢紊乱: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以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实验显示胆汁酸以及胆汁酸的代谢产物,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均有诱发结直肠黏膜产生腺瘤性息肉或癌变的作用。胆汁酸的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肠道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诱发息肉的形成。

肠道炎性刺激

慢性炎症疾病: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肠道血吸虫和肠结核等,也见于结肠手术后吻合口部位。因为肠道长期炎症,溃疡面的中央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渐收缩,使残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状;或溃疡面肉芽组织增生凸起,而后邻近黏膜生长,将其覆盖形成息肉,这种病理变化多见于炎性息肉。也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另外,大便中粗渣、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形成肠息肉。长期便秘患者,经常使用刺激性泻药刺激肠壁也会发生息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促进肠道息肉形成可能与胃泌素、环氧合酶 - 2有关。Hp感染可促进胃泌素分泌,而胃泌素可刺激肠道黏膜增生;Hp尚可影响环氧合酶 - 2的高表达,通过某种途径促进肠道息肉发生。

其他疾病及身体状态

免疫功能低下者:免疫功能低下时,身体对肿瘤细胞和异常增生细胞的监测和清除能力下降,使得肠道黏膜细胞更容易发生异常增生形成息肉。例如,艾滋病患者或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其患肠息肉的风险相对较高。

代谢相关疾病:超重、肥胖(尤其腹型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是大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些代谢相关因素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生长因子 - 1水平的升高等等,进而会通过增加细胞增生和减少细胞凋亡而影响大肠息肉的产生。有研究证实,大肠息肉患者中血脂当中任意一项异常者高达57.75%,尤其是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大肠腺瘤关系更为密切。另外,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肠息肉的发生率也较高。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报告,2型糖尿病女性与非糖尿病女性比较,其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80%。与非肥胖、非糖尿病女性相比,糖尿病加肥胖可使结直肠腺瘤和更晚期阶段发现的腺瘤的风险增加一倍以上。

四、导致肠息肉的常见病因

遗传因素相关病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典型的与遗传密切相关的肠息肉病因。如前面所述,它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携带遗传自父母的有缺陷的APC等位基因,在另一个正常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后,就会在结直肠部位形成大量的腺瘤性息肉,而且这些息肉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成员患有这种疾病,其他家族成员患肠息肉和结直肠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一种息肉病。患者在幼年时期就可能出现肠道息肉,虽然这种息肉一般为良性,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或在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也可能发生恶变。

饮食与生活习惯相关病因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的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是常见的导致肠息肉的病因。例如,经常食用红肉(如牛肉、羊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等,而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人群,肠道内的环境容易变得有利于息肉的生长。这些食物可能会增加肠道内的胆酸含量、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肠道蠕动等,进而促使息肉形成。同时,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肠息肉的发病风险,它们会对肠道黏膜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影响肠道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缺乏运动和久坐不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由于工作性质或生活方式的原因,长期久坐,缺乏足够的运动。这种生活习惯会导致肠道蠕动减缓,肠道内的废物排出不畅,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对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从而增加肠息肉的发生几率。

疾病相关病因

肠道炎症性疾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是导致炎症性息肉的常见病因。这些疾病会使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炎症刺激肠道黏膜细胞不断增生以修复受损组织,但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的增生可能失去控制,形成息肉。另外,肠道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疾病也会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进而诱发息肉的产生。而且,肠道手术后吻合口部位由于手术创伤和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也容易出现息肉。

胆系疾病:大肠息肉患者同时伴有胆系疾病(如胆囊、胆道疾病)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胆系疾病是大肠息肉患病的危险因素。胆系疾病可能会影响胆汁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胆汁酸在肠道内的含量和分布异常,从而对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影响,促使息肉的形成。

五、肠息肉出现的根源

肠息肉出现的根源在于肠道黏膜的异常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黏膜细胞的异常增生与修复:肠道黏膜细胞正常情况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更新状态,新细胞不断生成以替代老化和受损的细胞。然而,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时,这种平衡被打破。例如,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下,肠道黏膜细胞为了修复受损组织,会加速增殖。如果这种增殖不能得到适当的调控,就会导致细胞过度增生,形成息肉样的突起。另外,一些致癌物质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可能直接损害肠道黏膜细胞的DNA,导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异常,也是息肉形成的根源之一。

肠道内环境的改变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它们与肠道黏膜细胞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的健康。当肠道菌群失调时,例如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加,会引发肠道黏膜的慢性炎症。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刺激肠道黏膜细胞,改变细胞的生长环境,促使细胞异常增生形成息肉。而且,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也会影响肠道内的化学环境,如某些细菌代谢产生的次级胆酸等物质可能对肠道黏膜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损伤细胞DNA,进而导致息肉的形成。

胆汁酸代谢异常:胆汁酸在肠道内的代谢与肠息肉的形成密切相关。当胆汁酸的代谢发生紊乱时,如胆汁酸的含量过高或者胆汁酸的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如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增加),会对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影响。这些异常的胆汁酸可能干扰肠道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影响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导致细胞异常增生,从而促使息肉的形成。这种胆汁酸代谢异常可能是由于胆囊切除、胃空肠吻合术等原因引起的胆汁流向和排出时间改变所致,也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饮食)有关,因为高脂饮食会促进胆汁的分泌,进而影响胆汁酸的代谢。

遗传易感性:部分人群由于遗传因素,天生就具有肠息肉的易感性。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他们从父母那里遗传了有缺陷的基因(如APC基因),这些基因的异常使得他们的肠道黏膜细胞更容易发生异常增生,形成息肉。即使在没有明显外部致病因素的情况下,这种遗传因素也会使他们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出现肠息肉。而且,这种遗传易感性还可能与其他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息肉形成的风险和息肉的严重程度,例如在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下,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肠息肉并且息肉更容易发生癌变。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