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为什么头疼?头疼的常见原因

时间:2024-09-23 10:25:45阅读:

头疼的常见原因

头疼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终生患病率较高。常发生于头部一侧,具有单侧性、搏动性或跳动性,发作时可伴畏光、恶心、呕吐等不适,部分患者有视物模糊等症状。偏头痛的发病可能与遗传、中枢神经介导慢性生物紊乱、激素水平波动、某些食物、应激、睡眠剥夺等多种因素有关。

- 紧张性头痛: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可持续数日或数年。疼痛部位为双侧眉弓上方、颈项部及双侧枕部,常在情绪紧张、激动或者劳累、熬夜之后出现,类似头顶上戴了个帽子,常表现为钝痛,有压迫感、胀满感、紧箍感、束带感等。其发病可能与长期的精神压力、不良姿势、肌肉紧张等有关。

- 丛集性头痛: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中枢神经介导慢性生物紊乱有关。多为急性起病的严重单侧头痛,可反复发作,疼痛位置多为单侧眼眶、眶上、眼球后及太阳穴处,呈尖锐、爆炸样、非搏动性的重度或极重度疼痛。

- 三叉神经痛:发病高峰年龄在 48 - 59 岁之间,常发生于眼部区域,为三叉神经的眼部分支区域,疼痛最剧烈的部位集中在眼眶、眶后、颞区和额区,有时会累及枕区、上颌部、颈部、耳和牙齿,偶尔还会放射到同侧肩部和手臂。这种头痛的痛感极重,会出现针刺感、烧灼感,以及跳痛、锐痛、电击痛、撕裂样疼痛、钻痛等。

常见的继发性头痛包括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海绵窦血栓形成等,包括中耳炎、青光眼引发的头痛,还有全身疾病引起的头痛,如高血压、感冒等。

- 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数病人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头痛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是一种严重的、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部分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为局限性或全头痛,可伴有其它神经系统缺损的症状、体征,如剧烈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

- 脑出血: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可表现为全脑头痛,同时伴恶心呕吐、肢体瘫痪、脑膜刺激征等。

-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引发的头痛常伴有颅内压升高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口服避孕药、妊娠或产后、肿瘤、血液高凝状态、凝血因子缺乏等患者为高危人群。

- 颅内占位:常以突发的剧烈头痛,在数秒钟内达到高峰,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头痛迅速消退为特征,这种类型可能与意识改变或跌倒有关。头痛程度为轻至中度,性质为钝痛,持续性或间断性,疼痛位于双额部,可因改变体位或增加颅内压的动作,诸如咳嗽、喷嚏及用力排便等而加重。

-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发作时多有诱发因素,如运动、游泳、情绪不良、压力、咳嗽等。患者多描述为霹雳样、雷击样头痛,多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缓解,复发多次发作,严重程度恶化,可伴有其它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全身疾病引起的头痛:

- 高血压性头痛:当脑血管内压力急剧增高时,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疼痛部位大多集中在枕部和颞区,有时会感觉头部沉重,有压迫感。在血压平稳后,头痛症状通常会慢慢消失。

- 低颅压性头痛:患者常为中等程度双侧对称性钝痛或胀痛,特征是坐位或站位时明显,卧位可很快缓解,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颈痛、头晕、复视、视物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小脑扁桃体下疝、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等表现。多数病因为接受腰穿后有渗漏。

- 其他相关头痛:

- 窦性头痛:多见于鼻窦感染,疼痛部位在鼻窦周边,包括颧骨、前额或鼻梁,可伴随流鼻涕、耳朵胀满、脸肿、发热等症状。

- 中耳炎引起的头痛:常发生于患耳同侧,耳部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如果中耳炎症直接刺激到耳神经末梢,就会引起患耳同侧的偏头痛,痛感有时比较强烈,严重的中耳炎可能引发颅内并发症。

- 青光眼引起的头痛:常发生于前额,青光眼急性发作可致眼内压急剧升高,出现较剧烈的头痛,位置多为前额、颞区,以及眼眶周围,可伴随反射性恶心、呕吐等症状。

-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是指长期过量使用止痛药物后出现的频繁发作的头痛,患者常有持续性头痛史,并长期使用头痛急性对症药物;头痛几乎每天发生,且几乎持续整天时间,呈轻至中度钝痛,双侧或弥漫性疼痛,有时局限于额或枕部。

- 疱疹后神经痛:以持续的剧烈的刺痛或烧灼样疼痛、感觉迟钝为特征,多有带状疱疹的病史。

头疼的诱发因素

头疼的诱发因素因头痛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偏头痛:

- 饮食因素:含谷氨酸钠的食品添加剂(如味精等)、红酒、巧克力、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柑橘类水果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如泡菜、腌制食物、熏制品等)。

- 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如女性在月经初潮、经期、停经、怀孕、生产后等时期,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诱发偏头痛。

- 环境因素:天气改变、睡眠剥夺、应激、过度的传入性刺激(如闪光、强烈的气味)。

- 生活习惯:不吃正餐、饮酒、喝咖啡(对部分敏感人群)。

- 紧张性头痛:学习和工作中的压力与疲劳、生活上的焦虑与低沉、肌肉紧张、颈部挤压、手术、不良坐姿、光亮、噪音、过冷或过热等均可诱发。

- 丛集性头痛:病因尚不明确,一般没有明确的诱发因素,但在发作期间饮酒可能会迅速引发头痛,服用硝酸甘油可能是诱发头痛症状之一。

-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药物的过度使用,包括曲坦类、麦角类、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有些药物突然停药会出现严重的撤药症状,需缓慢撤药,包括阿片类、苯巴比妥类,尤其是苯二氮卓类药物。此外,个人因素(如原有头痛类型及特点、低收入、低教育水平、女性、已婚等)及遗传因素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 低颅压性头痛:自发性低颅压性头痛病因不明,目前已证实多数自发性低颅压与自发性脑脊液漏有关。继发性低颅内压性头痛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头颈部外伤及手术、脑室分流术、脊柱创伤或手术等使脑脊液漏出增多,脱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全身严重感染、脑膜脑炎、过度换气和低血压等使脑脊液生成减少等。

如何缓解头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缓解头疼的方法:

- 一般方法:

- 休息:如果头疼是由疲劳或压力引起的,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躺下,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几次,可能会有所缓解。

- 转移注意力:出现头疼时,可以选择听音乐、做瑜伽,或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等,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头疼的症状,此方法适合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疼不适症状。

- 保持水分:头痛可能是脱水的最初迹象之一,确保全天适量饮水,有助于缓解头痛。

- 物理方法:

- 冰敷法:将冰块或者冰袋用软毛巾包裹后,放置于额头部位,使大脑血管收缩达到止痛的目的,适用于因中暑、晕车等引起的头痛症状。

- 热敷法:用热毛巾敷于前额或者太阳穴部位,扩张大脑血管,起到快速缓解头痛的症状,适用于因着凉引起的头痛不适。

- 头部按摩:可用双手轻轻地按揉头部疼痛部位以及前额、太阳穴等处,促进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细胞的供血,进而快速缓解用脑过度等原因引起的头痛。

- 饮食调整:

- 少食多餐:保持血糖稳定,避免因低血糖引发头痛。富含镁的食物,如菠菜、豆腐、橄榄油、向日葵或南瓜子,可能对缓解头痛有帮助。

- 药物治疗:

- 对于轻度头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对于急性发作,可使用曲普坦、拉米丹、吉泮类药物或二氢麦角胺加多巴胺拮抗剂止吐。

- 对于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需要停止过度使用止痛药,并结合使用预防性偏头痛药物进行治疗。

头疼与疾病的关系

头疼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表现,也可能是原发性头痛。

- 原发性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血管功能失调、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改变、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受累、肌肉紧张等有关,但并非由其他潜在疾病引起。

- 继发性头痛:由其他疾病引起,如颅内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颅内占位、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等)、全身疾病(高血压、低颅压、感冒等)、耳部疾病(中耳炎)、眼部疾病(青光眼)、鼻窦疾病(窦性头痛)等。这些疾病通过影响颅内压、神经功能、血管功能等导致头痛症状。

不同年龄段头疼的特点

plaintext复制- 儿童和青少年:紧张性头痛在这个年龄段相对较少见,偏头痛可能开始出现,尤其是有家族史的儿童。头痛可能与学习压力、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有关。

- 中青年: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较为常见,尤其是女性,偏头痛的发作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等因素相关。

- 中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头痛的原因可能更加复杂,除了原发性头痛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头痛的风险增加。同时,药物使用(如降压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导致头痛。此外,老年人的低颅压性头痛相对较常见,多与脑脊液漏出或生成减少有关[25]()。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