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凤尾鱼为什么突然就死:凤尾鱼死亡原因多样,包括疾病、水质、水温、食物和空间变化等

时间:2024-10-31 10:16:58阅读:

一、凤尾鱼突然死亡的原因

凤尾鱼突然死亡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疾病是一个常见因素,像白点病、烂尾病等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情恶化会导致凤尾鱼突然死亡。例如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部引起的,当虫体大量寄生时,鱼体表面、鳍条或鳃部会出现许多小白点,鱼体体表粘液增多,体型消瘦、游动迟钝,常浮在水面,严重时可致鱼死亡 。

其次,生存环境的突然变化对凤尾鱼影响很大。水质方面,如果水质突然恶化,例如水中的氨氮含量过高,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不换水或者过滤系统故障引起的。水温的急剧变化也非常致命,凤尾鱼适宜生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如18 - 34℃),如果水温突然升高或者降低超过其适应范围,就可能导致突然死亡。比如在冬季换水时,新水的温度过低,或者加热棒突然故障使水温骤降,都会对鱼产生极大危害 。

再者,饮食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投喂的食物量过多,凤尾鱼可能会被撑死,因为它们食量较小。而且食物残渣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会在水中腐败变质,影响水质,进而威胁鱼的生存。另外,食物的质量也很关键,如果食物本身存在问题,如变质、含有有害物质等,也会使鱼生病甚至突然死亡。

最后,外部因素如受到其他鱼类的攻击也可能造成突然死亡。如果将凤尾鱼与具有攻击性的鱼类混养,那些鱼可能会咬伤凤尾鱼,导致伤口感染或者直接致使其死亡。

二、凤尾鱼常见疾病导致死亡

(一)白点病

白点病是由淡水的原生物白点虫感染所致,这是一种织毛虫。在水质不良、水温过低、鱼体受寒等情况下容易发病。虫体大量寄生时,可以看见鱼体表面、鳍条或鳃部有许多小白点,也可看到虫体寄生引起的点状囊泡。患病后鱼体体表粘液增多,体型消瘦、游动迟钝,常浮在水面。当温度变化太大或是鱼只密度太高时,会增加这种寄生虫传播的机会。病鱼会在砂石上磨擦,鳃的开闭次数增加,为了得到更多的氧气常会在浅水处或是过滤器出水口聚集,并且有磨擦底砂的现象,若未及时处理,病鱼约一周左右就会死亡,而且容易导致整缸鱼爆发集体感染 。

(二)烂口病(烂鳍病)

这种疾病是由于水质过酸或过碱使一些细菌大量繁殖所引起的。病鱼症状为口溃烂,鳍末端腐烂、脱落,严重时整个鳍完全脱落。通常是细菌所引起的,例如产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黏液菌等。病鱼明显的症状有鱼鳍溃烂、残缺,边缘通常为白色,同时可能并发水棉病。当饲养过密、水质不良、鱼只打架、长期生活在过低的水温下都会助长此病的发生。如果烂鳍病蔓延至鱼体其他部位时,治疗就会非常困难,所以预防与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

(三)水霉病

当鱼体患有白点病或表皮受伤后才会滋生水霉菌。水霉大量繁殖,生长成丛,像旧的棉絮状,呈白色或灰白色。病鱼往往急躁不安,运动失常,皮肤粘液增多,食欲减退,最后因衰弱而死亡。所以在日常操作中要小心,避免鱼体外伤,若有外伤,可使用2%的汞溴红溶液直接涂擦患部,也可在50L的水中加入0.5g的高锰酸钾,早晚各浸浴1次,每次10 - 15min进行防治 。

(四)松鳞病(立鳞病)

此病特征是鳞片竖起呈松开状,病鱼不会马上死掉,但患病面积会渐渐扩大至全身,最后衰竭死亡。孔雀鱼鳞囊积水膨胀,造成鳞片直立的现象,通常分为全身型与局部型。全身型立鳞比较严重,通常伴随腹水严重的鱼只身上发生,鱼只腹水是假单胞菌所感染,造成身体软软胖胖的感觉;单纯的立鳞病是由一种杆菌感染所引起,造成的原因有水质恶劣、溶氧过低、水温变化超过鱼只所能适应的范围、鱼只受伤等。局部型通常是由水质恶化所造成的,尤其是硝酸盐过高或是水温温差过大时容易发生。此种鳞片翻翘的症状,严重时因为鱼鳞翻起失去对鱼体的保护,所以容易造成感染,最后常会导致死亡。一旦发现病鱼需要移走隔离,并且注意水质条件,使用抗生素如氯霉素等进行药浴,避免细菌二次感染 。

(五)口腐病

口部外围或颊部附近呈白棉花状而不能再进食,不久,将会衰弱而致死。这是由卡拉姆那里斯细菌感染引起的。鳃部肿胀而在水面痛苦中勉强呼吸,并且合闭尾鳍而不时在摇头,做不自然的游水动作,不久,鱼体呈白浊状而衰弱致死。这可能是由输入孔雀鱼带进来的细菌为感染因素。一旦发现感染的鱼只,必须随即隔离于其它鱼缸。初期者,只有换水或加入盐水也可改善,也可使用一些市售的杀菌剂来进行药浴,但若仍然无法痊愈,可能是一些导致细菌性感染的因素未消除,如水温过低、死鱼未捞出等。患水霉病症者,可能要注意水质,应捞除死鱼或残饵,并赶快换水 。

(六)缩尾与针尾

鱼尾鳍夹角明显变小,严重时缩成锥形,鱼不断地摆动身体,喜聚于水面或水底的角落。病鱼不会马上死掉,但影响吃食及发育。通常是因为鱼缸水体狭小,鱼只拥挤,残饵较多,换水不勤,因而大量滋生水霉菌致病。一般10日内的鱼苗,1 - 2个月大的分缸鱼易得此病。可通过换水、清洁、盐浴(每升饲养水加一毫升饱和盐水,提高水温28 - 30度,如有必要可以下黄粉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来防治 。

(七)黏液病

又称柱状病,是由柱状屈挠杆菌所引起,体表有粘液或者鳞片脱落,且出现桔黄色或灰色白色之菌落。这种杆菌主要侵犯鱼只体表的上皮组织及鳃组织,菌体在上皮组织上会聚集呈一种特殊的圆柱状构造物。当水质不良,或因捞捕、运输时造成鱼只受伤及健康状况不佳时容易感染,要特别注意的是,在10度以下被感染的症状较轻微,通常要在18度以上时才容易被发觉,但是此时通常已是大量感染了。这种病通常发生在饲养密度过高、缸底排泄物或残铒过多水质不佳的鱼缸中。发病早期可用含有苯氧基乙醇成分的药物来处理,或是以高锰酸钾来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

三、凤尾鱼生存环境变化与死亡的关系

(一)水质变化

水质恶化

水质突然恶化对凤尾鱼的生存有极大威胁。如果水中的氨氮含量过高,这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换水,鱼的排泄物、未吃完的食物残渣等在水中积累,被细菌分解后产生大量氨氮。氨氮对鱼的鳃部有损害作用,会影响鱼的呼吸功能,严重时可致鱼死亡。例如在一个较小的鱼缸中,饲养密度较大,又长时间不换水,鱼很容易因为氨氮中毒突然死亡。

水质过酸或过碱也不利于凤尾鱼生存。凤尾鱼适宜生活在弱碱性的水质环境中(pH值6.8 - 7.8),如果水质偏离这个范围,会影响鱼的生理机能。比如在使用一些未经过处理的新水时,可能会因为水质酸碱度不合适导致鱼生病死亡。而且水质的酸碱度不合适还会助长一些细菌和病菌的滋生,如烂口病(烂鳍病)就容易在水质过酸或过碱时发生,进而威胁鱼的生命 。

换水不当

换水的量如果过多,比如一次性换掉鱼缸中大部分的水,这对凤尾鱼来说相当于生存环境的巨变。新水和老水在水温、水质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鱼需要花费时间去适应,而如果差异过大,鱼可能无法适应而死亡。就像将在弱碱性水中生活的凤尾鱼突然换到酸性较强的新水中,鱼会因为无法适应水质的剧烈变化而死亡。

换水时新水的温度不合适也是一个危险因素。如果新水温度过低或者过高,与原缸水的温差过大(一般温差超过2 - 3℃就可能对鱼产生危害),会使鱼受到温度冲击。例如在冬季,直接将冷水加入鱼缸,鱼可能会因为水温骤降而出现应激反应,严重时会死亡。

(二)水温变化

温度骤变

凤尾鱼是热带鱼,对水温的要求较为严格。如果水温突然升高或者降低,会对其身体机能产生严重影响。例如在没有加热棒的情况下,冬季室内温度骤降时,鱼缸中的水温也会随之下降,这可能导致凤尾鱼的新陈代谢减缓,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疾病甚至突然死亡。

短时间内较大的温差变化也会使凤尾鱼无法适应。比如在夏季,将鱼缸从一个较凉爽的地方突然搬到阳光直射的地方,水温会迅速上升,鱼可能会因为这种急剧的温度变化而出现身体机能紊乱,严重时可致死亡。

不适宜的水温范围

如果水温长期处于凤尾鱼不适宜的范围,也会影响其健康。如果水温低于18℃或者高于34℃,鱼的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身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鱼更容易感染疾病,而且长时间处于不适宜的水温环境下,可能会导致鱼突然死亡。例如在没有恒温设备的情况下,水温在寒冷的冬季可能会过低,而在炎热的夏季可能会过高,都会威胁到凤尾鱼的生存。

(三)饲养空间变化

空间过小

当饲养凤尾鱼的空间过小时,会对鱼产生多种不良影响。首先,鱼的活动空间受限,会导致鱼的体质下降。例如,在一个拥挤的小鱼缸中,凤尾鱼无法正常游动,其肌肉得不到足够的锻炼,会逐渐变得虚弱。

空间小还容易导致水质恶化加快。因为鱼的数量相对空间来说较多,鱼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会更快地污染水质,而在小空间里水质的自我净化能力有限,这就会对鱼的生存产生威胁。特别是对于怀孕的雌性凤尾鱼,在过小的繁殖缸中,它们会感到压抑,排便过多、耗费体力过大,体表粘液分泌过多等,水体中的毒素和有机物会大幅度升高,可能导致鱼死亡 。

空间布局改变

如果突然改变鱼缸的内部布局,例如添加或移除大量的水草、装饰物等,会使凤尾鱼感到陌生和不安。鱼在熟悉的环境中会建立起一定的行为模式和领地意识,突然的环境改变可能会使它们受到惊吓,导致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可能会使鱼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疾病或者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

四、凤尾鱼饮食问题引发突然死亡

(一)喂食量问题

喂食过多

凤尾鱼的食量比较小,如果饲养者投喂过多的食物,鱼会过度进食。过多的食物在鱼的肠道内难以消化,会导致消化不良。长期的消化不良会引起肠道疾病,例如肠炎等。而且未被鱼吃完的食物残渣会留在水中,这些残渣会在水中分解腐烂,产生有害物质,如氨氮等,污染水质。水质的恶化会进一步影响鱼的健康,导致鱼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严重时可致鱼突然死亡。例如,在一些小型鱼缸中,如果每天投喂大量的鱼食,鱼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被撑死,或者因为水质恶化而死亡。

喂食过少

相反,如果喂食过少,凤尾鱼会得不到足够的营养。长期的营养不足会使鱼的身体消瘦,免疫力下降。特别是对于幼鱼来说,营养不足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使它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下,鱼可能会因为身体过于虚弱而突然死亡。例如,幼鱼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能会生长缓慢,体质差,容易患病死亡。

(二)食物质量问题

变质食物

如果投喂给凤尾鱼的食物已经变质,例如鱼饲料受潮发霉或者活饵死亡后变质,这些变质的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霉菌等有害物质。当鱼吃了这些变质食物后,很容易感染疾病。例如,吃了发霉的鱼饲料可能会引起霉菌感染,导致鱼的内脏器官受损,影响鱼的正常生理功能,严重时可致鱼突然死亡。

不适合的食物

凤尾鱼虽然食性较杂,但如果投喂的食物不适合它们的消化系统,也会对鱼造成伤害。例如,某些人工饲料的成分可能过于复杂或者难以消化,如果长期投喂这种饲料,鱼可能会出现消化问题。另外,如果投喂的活饵携带病菌或者寄生虫,也会将这些病原体传染给鱼,使鱼生病甚至死亡。

五、如何判断凤尾鱼死亡的真正原因

(一)观察鱼的身体状况

外观检查

仔细观察鱼的体表是否有损伤,如是否有被咬的痕迹、鳞片是否完整等。如果鱼的体表有明显的伤口,可能是被其他鱼攻击或者在鱼缸中受到了尖锐物体的划伤,伤口感染可能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例如,如果鱼的尾鳍有破损并且边缘有白色的腐烂迹象,可能是患有烂尾病,这可能是由于水质不好或者被其他鱼咬伤后感染细菌引起的。

查看鱼的体色是否正常,有无白点、黑斑或者其他异常的颜色变化。如鱼体表面有许多小白点,可能是患有白点病,这与水质不良、水温过低等因素有关。如果鱼体颜色变得暗淡无光,可能是鱼的健康状况不佳,这可能是由于疾病、营养不良或者水质恶化等原因造成的。

检查鱼的眼睛是否清澈,凸出或者凹陷。如果鱼的眼睛变得混浊或者凸出,可能是鱼体内存在病变,例如水肿或者感染等问题。

内部器官检查(如果可能的话)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有条件可以对鱼的内部器官进行检查。观察鱼的鳃部是否正常,正常的鳃应该是鲜红色的,如果鳃部颜色变深、变浅或者有粘液附着,可能是鳃部感染了疾病,如鳃霉病等。这可能是由于水质污染或者寄生虫感染引起的。

查看鱼的肠道是否有食物残留,肠道是否有肿胀、发炎等情况。如果肠道内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可能是喂食过多导致的消化不良;如果肠道有炎症,可能是吃了变质食物或者感染了细菌、寄生虫等。

(二)检查生存环境

水质检测

检测水质的酸碱度(pH值)、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如果pH值不在凤尾鱼适宜的范围(6.8 - 7.8)内,可能是导致鱼死亡的原因之一。例如,如果pH值过低,说明水质过酸,这可能会影响鱼的生理机能,使鱼容易生病。如果氨氮含量过高,说明水质已经受到严重污染,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不换水、饲养密度过大等原因造成的,高氨氮含量会损害鱼的鳃部,影响鱼的呼吸,严重时可致鱼死亡。

观察水的清澈度,是否有异味。如果水变得混浊,有臭味,这表明水质已经恶化,可能是因为食物残渣、鱼的排泄物等没有及时清理,水中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这会对鱼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水温检查

测量水温是否在凤尾鱼适宜的范围(18 - 34℃)内。如果水温过高或者过低,可能是导致鱼死亡的直接原因。例如,在冬季如果没有加热棒,水温可能会过低,导致鱼的新陈代谢减缓,身体机能下降,容易生病死亡;在夏季如果水温过高,也会对鱼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检查是否存在水温的急剧变化。如果水温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波动,这可能会使鱼受到温度冲击,导致鱼的身体机能紊乱,从而死亡。

(三)回顾饲养管理过程

喂食情况

回顾喂食的量和频率是否合理。如果喂食过多,可能会导致鱼被撑死或者水质恶化;如果喂食过少,鱼可能会营养不良。例如,如果每天投喂的食物量在短时间内不能被鱼吃完,并且在鱼缸中残留大量食物残渣,这说明喂食量过多;如果鱼的身体消瘦,生长缓慢,可能是喂食过少。

检查食物的种类和质量是否合适。如果投喂的是变质的食物或者不适合凤尾鱼消化系统的食物,可能会导致鱼生病死亡。例如,如果投喂的鱼饲料已经过期或者发霉,或者投喂的活饵携带病菌,这都会对鱼的健康造成威胁。

换水情况

思考换水的频率和换水量是否合适。如果换水过于频繁或者换水量过大,可能会使鱼无法适应新的水质环境;如果换水不及时,水质会恶化。例如,如果每周换水的次数超过3次,并且每次换水的量超过三分之一,这可能对鱼产生不良影响;如果长时间不换水,水质会变得混浊,氨氮含量会升高,这会威胁鱼的生存。

检查新水的处理情况。如果新水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如没有去除水中的氯气(在使用自来水时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