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叫龙门(龙门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3-09-13 08:22:59阅读:

龙门原名称伊阙,龙门之名始于隋朝。阙,是我国古代建筑、宫殿、陵墓、祠庙前的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以两阙之间有空缺,故称为“阙”,表示大门。这里,位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东都城的西南方和南方,山壁陡峭,香山和龙门山,东西对峙,伊水中流,远望如阙,故称“伊阙”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称为阙塞。东汉时设立伊阙关,是洛阳八关之一。北魏设立阙口关,并置功曹官吏。隋炀帝时称龙门。唐朝时设龙门驿。伊阙自古为关隘要塞,地形险阻,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洛阳通往南方的交通咽喉,是拱卫京都洛阳的天然门户。

隋仁寿四年十一月,刚登基不久的隋炀帝来到了洛阳。他登临邙山,俯瞰洛阳地势,观赏伊阙形势,说道:这不是龙门吗?自古帝王为何不在这里建都?大臣苏威附和道:古代帝王并非不知道,是专门等待陛下您呢。隋炀帝龙颜大悦,称赞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指出:“南服遐远,东夏殷大,因机顺动,今也基时。”决定在伊、洛之间建设东京。东都洛阳城位于汉魏洛阳城西18里,龙门成了东都洛阳城南的天然门户。东都洛阳城宫城的南正门则天门、皇城的南正门端门和外郭城的南正门建国门,正对着伊阙。因为隋唐时期都城以龙门为南北坐标,地处国都之南,东西两山之门如天然大门,封建统治者把“龙”作为皇帝的象征,所以,把正对着洛阳宫的伊阙改称为“龙门”,正好呼应了隋炀帝赐名龙门的美意。

热点知识推荐